bēi,(1) 伤心,哀痛。【组词】:悲哀。悲伤。悲怆。悲痛。悲切。悲惨。悲凉。悲愤。悲凄。悲恸。悲吟。悲壮。悲观。悲剧。乐极生悲。(2) 怜悯。【组词】:悲天悯人。
tián,(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组词】:田野。耕田。(2) 和农业有关的。【组词】:田家。田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yuàn,(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组词】:院子。院墙。庭院。(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组词】:法院。医院。戏院。
1. 唐开元时置病坊,收容乞丐;武宗时改为悲田养病坊。后泛称养济院为悲田院。俗讹作“卑田院”。
⒈ 唐 开元 时置病坊,收容乞丐; 武宗 时改为悲田养病坊。后泛称养济院为悲田院。俗讹作“卑田院”。
引宋 曾慥 《类说·事始》:“开元 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廩食,近代改为悲田院,或曰养病院。”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四折:“哎哟天哪,只俺两口儿叫化在这悲田院。”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又有一个 李亚仙,他是 长安 名妓,有 郑元和 公子闝他,吊了梢,在悲田院做乞儿,大雪中唱《莲花落》。”
⒈ 救济老弱废疾者的机构。唐代设悲田养病坊,由僧人主持,悲田院是沿悲田养病坊而来。至宋元时,称贫民、乞丐的收容所为「悲田院」。后引申为乞丐收容所,或乞丐聚居的地方。元·马致远元·张国宾也作「卑田院」、「悲天院」。
引《旧唐书·卷一八·武宗本纪》:「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
《通俗编·地理》:「悲田,释典以供父母田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穷为悲田。」
《任风子·第一折》:「恰便似饿狼般撞入肥羊圈,乞儿般闹了悲田院。」
《合汗衫·第二折》:「少不的悲田院里学那一声叫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