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艺 书艺的意思
shū

书艺

简体书艺
繁体書藝
拼音shū yì
注音ㄕㄨ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yì,(1) 才能,技能,技术。【组词】: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苑奇葩。艺高人胆大。(2) 种植。【组词】:园艺。(3) 准则、法度、限度。【例句】:“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基本含义

指文学修养和书法技艺,既包括文学素养的修养,也包括书法技艺的修养。

书艺的意思

书艺 [shū yì]

1. 书计;书数。指书法。即四书文。

书艺 引证解释

⒈ 书计;书数。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 闞泽 教以书艺。”

⒉ 指书法。

唐 黄庭坚 《跋李康年篆》:“余尝论二 王 以来,书艺超軼絶尘,惟 颜鲁公、杨少师 相望数百年,若亲见 逸少。”

⒊ 即四书文。参见“八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书艺、经论各一,夫人而能之。”


书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艺释义:⒈书计;书数。《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 闞泽 教以书艺。”⒉指书法。唐 黄庭坚《跋李康年篆》:“余尝论二 王 以来,书艺超軼絶尘,惟 颜鲁公、杨少师 相望数百年,若亲见 逸少。”⒊即四书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去恶》:“书艺、经论各一,夫人而能之。”参见“八股”。
    • 2.
      奉天大鼓释义:起源于沈阳(奉天)的一种东北鼓书艺术。
    • 3.
      市人小说释义:本为古代城市中的一种说书艺术,又称说话。内容都为“古今惊听之事”。大概起于 唐 代,至 宋 时渐盛。后来经过文人记录整理,成为传世的通俗白话小说。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 太和 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説,呼 扁鹊 作‘褊鹊’字,上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惟至 明 末,则 宋 市人小説之流復起,或存旧文,或出新制,顿又广行世间,但旧名湮昧,不復称市人小説也。”
    • 4.
      柳麻子释义:明 末 清 初著名说书艺人 柳敬亭 的绰号。
    • 5.
      气拍释义:说书艺人用的醒木。亦指旧时官员问案时用的惊堂木。
    • 6.
      草圣释义: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 汉 代 张芝、唐 代 张旭 等。
    • 7.
      逸迹释义:⒈见“逸迹”。⒉亦作“逸跡”。亦作“逸蹟”。犹遁迹。指隐居。汉 王粲《七释》:“是以栖林隐谷之夫,逸迹放言之士,鉴乎有道,贫贱是耻。”唐 皮日休《七爱诗·卢徵君鸿》:“高名无阶级,逸迹絶涯涘。”⒊指骏马的快步。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顿云禽於千仞,骋逸迹以追风。”⒋高超的书艺作品。南朝 梁武帝《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世之学者宗二 王、元常 逸迹,曾不睥睨。”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跡於篆籀。”唐 窦臮《述书赋上》:“达士逸蹟,乃推 无奕,毫翰云为,任兴所适。”唐 司空图《月
    • 8.
      鹦哥娇释义:比喻书艺尚未成熟。犹鹦鹉之学人语仅能数句,讨巧而已。

书艺(sh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艺是什么意思 书艺读音 怎么读 书艺,拼音是shū yì,书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