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还 [fā huán]
1. 把收来的东西还回去。
例发还原单位。
英[send back; return; give back;]
发还 引证解释
⒈ 打发回去。
引《元典章·吏部二·儤使》:“诸职官子孙承廕须试一经一史,能通大义者免当儤使,不通者发还习学。”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样妇人,若留着他,到底是个是非堆,为此今日将他发还娘家,任从别嫁。”
⒉ 把收下及没收的东西送回。
引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其递 朱文正、刘文恪 二书,业经奉旨发还。”
国语词典
发还 [fā huán]
⒈ 归还、交还 。
例如:「发还作业」
近发回
反没收 征借
发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还释义:把收来的东西还回去(多用于上对下):发还原主。
- 2.
硃卷释义:⒈明 清 科举制度,乡、会试卷考生用墨笔书写叫墨卷;然后由专门誊录的人用朱笔誊写,不书姓名,只编号码,使阅卷者不能辨认笔迹,叫做朱卷。发榜后朱卷发还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鼠拖卷》:“嘉靖 庚子科,第八十三名举人 颜芳,其硃卷已为房考抹掷案下矣。倐而又在案上,再掷去。已又復襍於所取卷中。”《明史·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録者用硃,谓之硃卷。”《清会典事例·礼部·解卷》:“顺治 二年定,乡试填榜拆号之日,将硃墨卷并黏。硃卷大书姓名,墨卷大书名数。”⒉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 3.
给还释义:发还。
- 4.
蓄发释义:⒈留发。 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先邵武》:“一日过姻家,见侍女年且及笄,而尚未蓄髮。”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二节:“其中有抗捐、抗粮、抗租、饥民暴动等纯经济性的斗争,也有攻占城池、蓄发称王等反 清 起事。”⒉指僧尼留发还俗。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武亿》:“僧尼虽不解其説,然感其诚,皆蓄髮还俗。”陈衍《元诗纪事·溥光》:“﹝ 溥光 ﹞幼为头陀,号 雪菴和尚。文宗 詔蓄髮,授大学士。”
- 5.
鬓脚释义:不管是蓄长发还是短发,头发轮廓延及耳前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