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朝庙 朝庙的意思
cháomiào

朝庙

简体朝庙
繁体朝廟
拼音cháo miào
注音ㄔㄠˊ ㄇ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o zhāo,(1) 早晨。【组词】: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组词】:今朝。明朝。(1) 向着,对着。【组词】: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组词】: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组词】: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组词】:朝代。唐朝。(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6) 姓。

miào,(1) 供奉祖先的房屋。【组词】:家庙。宗庙。太庙。(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组词】:孔庙。岳庙。寺庙。(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组词】:庙堂。

基本含义

指官员在朝廷中担任职务。

朝庙的意思

朝庙 [cháo miào]

1. 祭奠于宗庙。

3. 指朝廷与宗庙。

朝庙 引证解释

⒈ 祭奠于宗庙。

《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杜预 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
《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 齐 小白 入 齐 ’,不称侯,未朝庙故也。”
清 恽敬 《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

⒉ 指朝廷与宗庙。

《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桓公 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古者,《风》採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


朝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朔政释义:古代帝王每年季冬颁发来年的历日与政令,诸侯受而行之。《公羊传·文公六年》“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汉 何休 注:“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於太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比时,使有司先告朔,谨之至也。”参见“告朔”。
    • 2.
      朝享释义:⒈古代天子祭祀宗庙。《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郑玄 注:“朝享,谓朝受政於庙。”贾公彦 疏:“朝享谓朝受政於庙者,谓天子告朔於明堂,因即朝享。朝享,即祭法谓之月祭。”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 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清史稿·礼志五》:“又《周礼·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庙合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⒉犹朝拜;朝贡。《汉书·韦玄成传》:“威仪济济,朝享天子。”《
    • 3.
      朝庙释义:⒈祭奠于宗庙。《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杜预 注:“诸侯每月必告朔听政,因朝宗庙。”《后汉书·郑兴传》:“《春秋》书‘齐 小白 入 齐’,不称侯,未朝庙故也。”清 恽敬《顾命辨下》:“踰年即位必朝庙,朝庙必改元。”⒉指朝廷与宗庙。《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桓公 乃命三国各具版筑……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古者,《风》採之民间,《雅》《颂》歌之朝庙。”
    • 4.
      朝章释义:⒈朝廷的典章。⒉指朝庙乐章。⒊犹朝服。
    • 5.
      馈食释义:⒈献熟食。古代的天子诸侯每月朔朝庙的一种祭礼。⒉食物;熟食。

朝庙(chaom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朝庙是什么意思 朝庙读音 怎么读 朝庙,拼音是cháo miào,朝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朝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