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岁币 岁币的意思
suì

岁币

简体岁币
繁体歲幣
拼音suì bì
注音ㄙㄨㄟˋ ㄅ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ì,(1) 年。【组词】: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2) 一年的收成,年景。【例句】: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3) 年龄。【组词】:年岁。周岁。(4) 星名。【例句】:岁星(即“木星”。)(5) 指时间,光阴。【例句】:岁月(泛指时间)。

bì,(1) 钱币,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组词】:货币。外币。人民币。币值(货币的价值)。

岁币的意思

岁币 [suì bì]

1. 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3.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岁币 引证解释

⒈ 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对 回纥 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 回纥 如果再攻掠 唐 边境,就会丧失岁币。”

⒉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 苏、杭 织造岁币。”


国语词典

岁币 [suì bì]

⒈ 宋代称每年输给辽、金等国的钱币。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战。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国用常苦不继。」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岁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岁币释义:⒈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对 回纥 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回纥 如果再攻掠 唐 边境,就会丧失岁币。”⒉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 苏、杭 织造岁币。”
    • 2.
      廪稍释义:亦作“廪稍”。旧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语本《仪礼·聘礼》“惟稍受之。”汉 郑玄 注:“稍,廩食也。”贾公彦 疏:“以其稍稍给之,故谓米廩为稍。”宋 叶适《四屯驻兵奏议》:“廩稍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元 揭傒斯《靖州广德书院记》:“厚岁币以聘师,高廪稍以养生徒。”
    • 3.
      款兵释义:犹缓兵。 《元史·郝经传》:“愿附 鲁连 之义,排难解纷;岂知 唐俭 之徒,款兵误国。”《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下策,以议和款兵,邀岁币,出其不意,举兵攻之,侥幸一旦之胜。”
    • 4.
      私觌释义:⒈谓私以礼物拜会出使国之国君。《礼记·聘仪》:“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覿,致饔餼。”陈澔 集说:“私覿,私以己礼物覿见主国之君。”《荀子·大略》:“聘,问也;享,献也;私覿,私见也。”王先谦 集解:“私覿,以臣礼见,故曰私见。”唐 储光羲《尚书省受誓诫贻太庙裴丞》诗:“裴回念私覿,悵望临清汜。”⒉指私觌之礼物。唐 李德裕《<黠戛斯朝贡图传>序》:“乃詔太子詹事 韦宗卿、祕书少监 吕述 往蒞宾馆,以展私覿,稽合同异。”《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今日养兵之外,又有岁币;岁币之外,又有私覿;私覿之外,又有正
    • 5.
      边剧释义:犹边遽。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久拘聘使,无益於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斗物》:“当 蒙古 破 樊襄 时,贾(贾似道)尚与羣妾踞地鬭蟋蟀,置边剧不问也。”
    • 6.
      郊赐释义:古帝王举行郊祭时给臣下的赏赐。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熙寧 元年,两府辞郊赐。”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国家富有四海,非若 宋 之偏安。宋 有西北二边岁币百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
    • 7.
      隆兴和议释义:南宋与金的和约。1164年(隆兴二年),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岁币(sui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岁币是什么意思 岁币读音 怎么读 岁币,拼音是suì bì,岁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岁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