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夏后氏 夏后氏的意思
xiàhòushì

夏后氏

简体夏后氏
繁体
拼音xià hòu shì
注音ㄒ一ㄚˋ ㄏㄡˋ ㄕ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1) 一年的第二季。【组词】: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2) 中国朝代名。【组词】:夏代。夏历。(3) 指中国。【组词】:华夏。(4) 姓。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shì zhī,(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组词】: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1) 〔阏(yān)氏〕见“阏”。(2) 〔月氏〕见“月”。

基本含义

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夏朝后裔,比喻道德高尚、品德纯正的人。

夏后氏的意思

夏后氏 [xià hòu shì]

1.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钻燧于夏后氏之世。——《韩非子·五蠹》

[the Xia Danasty set up by king Yu;]

夏后氏 引证解释

⒈ 指 禹 受 舜 禅而建立的 夏 王朝。称 夏后氏。亦称“夏氏”、“夏后”。

《论语·八佾》:“夏后氏 以松, 殷 人以柏, 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左传·定公四年》:“分 鲁公 以大路、大旂, 夏后氏 之璜, 封父 之繁弱。”
《书·汤誓》:“夏氏 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史记·夏本纪》:“禹 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 夏后,姓 姒氏。”


国语词典

夏后氏 [xià hòu shì]

⒈ 夏禹的别名。参见「夏禹」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兴,业峻鸿绩。」

⒉ 夏朝的别名。参见「夏朝」条。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夏后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室释义:⒈即明堂。《礼记·明堂位》唐 孔颖达 题解:“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祭祀。夏后氏 世室,殷 人重屋,周 人明堂。’饗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⒉指宗庙。《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世室者,宗庙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世室者何?鲁公 之庙也。周公 称大庙,鲁公 称世室,羣公称宫。此 鲁公 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皇祐 中明堂大享,时世室亚献,无宫僚,惟 杜祁公 衍 以太子
    • 2.
      中殇释义:古谓十二至十五岁死亡为“中殇”。 未成年而死叫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礼记·檀弓上》:“﹝ 周 人﹞以 夏后氏 之堲周葬中殤、下殤。”陆德明 释文:“十二至十五为中殤。”
    • 3.
      九序释义:同“九叙”。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夏后氏 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縟。”唐 独孤及《送贺员外巡按毕归朝序》:“六府修,九序成。”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参万微之景业,升九序之康歌。”
    • 4.
      二七释义:⒈即十四。《周礼·考工记·匠人》:“夏后氏 世室,堂脩二七,广四脩一。”郑玄 注:“夏 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高诱 注:“二七,十四实也。”南朝 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鬢低。”⒉见“二七斋”。
    • 5.
      养老礼释义: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的礼节。《东观汉记·明帝纪》:“冬十月,﹝ 明帝 ﹞幸辟雍,初行养老礼。”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六》:“明帝 永平 二年,临辟廱,行大射养老礼。”亦省称“养老”。《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 以燕礼,夏后氏 以饗礼,殷 人以食礼,周 人脩而兼用之。五十养於乡;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达於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养老》:“洪武 十九年六月詔,天下行养老之政。”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
    • 6.
      夏后释义:见“夏后氏”。
    • 7.
      夏氏释义:见“夏后氏”。
    • 8.
      夏璜释义:美玉名。相传为 夏后氏 的珍宝,故名。璜,半璧形的玉。《左传·定公四年》:“夏后氏 之璜。”孔颖达 疏:“夏后氏 所传宝,歷代传之,知美玉名也。”《意林》卷三引 汉 桓谭《新论》:“此乃国之大宝,亦无价矣,虽积 和 璧、累 夏 璜、囊 隋侯、篋夜光,未足喻也。”
    • 9.
      夏社释义:夏后氏 的社宫。《史记·封禅书》:“其后三世,汤 伐 桀,欲迁 夏 社,不可,作《夏社》。”《竹书纪年》卷上:“﹝ 殷商、成汤 ﹞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 亳,始屋 夏 社。”
    • 10.
      夏籥释义:夏后氏 文舞之乐。
    • 11.
      夏羊释义:黑色羊。 因 夏后氏 尚黑,故名。
    • 12.
      夏钥释义:夏后氏文舞之乐。
    • 13.
      大弓释义:⒈古代良弓名。《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寳玉、大弓。”杜预 注:“大弓,封父 之繁弱。”孔颖达 疏:“此寳玉大弓必是国之重寳,歷世掌之,故自 刘歆 以来説《左氏》者,皆以为 夏后氏 之璜,封父 之繁弱,成王 所以分 鲁公 也。”⒉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种强弱程度中等的弓。《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郑玄 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 14.
      宗圣姓释义:居羽山,娶金阳氏女,生鹿黎,鹿黎生青蛰,青蛰在夏后氏时,居住在鬼方妙乐之丘,建立了妙乐国,传十五世至净德,因慕祖先之德,自称宗贤祖圣,以宗圣为号,后世子孙便以宗圣为姓。
    • 15.
      封父释义:⒈古代诸侯国名。《礼记·明堂位》:“崇 鼎、贯 鼎、大璜、封父 龟,天子之器也。”郑玄 注:“崇、贯、封父 皆国名。”《左传·定公四年》:“﹝ 武王 ﹞分 鲁公 以大路、大旂,夏后氏 之璜,封父 之繁弱。”杜预 注:“封父,古诸侯也。”今 河南省 封丘县 有 封父亭,即古 封父都。⒉复姓。周 初灭 封父国,以封 伯禽,子孙遂以国为氏。
    • 16.
      少康中兴释义: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前1972年少康中兴前1912年)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 17.
      白黑释义:⒈白色与黑色。 《管子·明法解》:“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见也,如白黑之分。”《礼记·明堂位》“夏后氏 骆马黑鬣”唐 孔颖达 疏:“骆,白黑相间也。”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江阴白鸜鹆》:“乌不日黔鵠不浴,白黑之朴由天然。”⒉指稻和黍。⒊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物。《史记·太史公自序》:“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汉书·王莽传中》:“羣县赋敛,递相賕赂,白黑纷然。”颜师古 注:“白黑,谓清浊也。”《后汉书·冯衍传上》:“省羣议之是非,详众士之白黑。”李贤 注:
    • 18.
      破斧释义:⒈《诗·豳风》篇名。赞美周公平定管、蔡、商、奄四国的叛乱,伐罪救民。⒉夏后氏孔甲所作歌名。
    • 19.
      祭法释义: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20.
      祭肺释义:古代祭祀,周 人用牲肺以祭。《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郑玄 注:“礼食杀牲则祭先,有虞氏 以首,夏后氏 以心,殷 人以肝,周 人以肺。不祭肺,则不杀也。”孔颖达 疏:“此膳而不祭肺,则食不兼味也。”宋 司马光《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是故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明君臣上下,皆当深自贬损以救民急也。”
夏后氏是什么意思 夏后氏读音 怎么读 夏后氏,拼音是xià hòu shì,夏后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夏后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