屣履 [xǐ lǚ]
1. 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
屣履 引证解释
⒈ 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
引《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屣履造门。”
李贤 注:“屣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趋贤急也。”
《南齐书·蔡约传》:“高宗 为録尚书辅政,百僚屣履到席, 约 躡屐不改。”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王符》:“衣不及带,屣履出迎。”
国语词典
屣履 [xǐ lǚ]
⒈ 鞋子还来不及穿好就举步行路。形容匆忙的样子。晋·左思〈娇女〉诗:「动为?钲屈,屣履任之适。」也作「蹝履」、「躧履」。
引《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衣不及带,屣履出迎。」
屣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功舞释义:唐 代舞蹈名。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九功舞者,本名《功成庆善乐》。太宗 生於 庆善宫,贞观 六年幸之,宴从臣,赏赐閭里……帝欢甚,赋诗。起居郎 吕才 被之管絃,名曰《功成庆善乐》。以童儿六十四人,冠进德冠,紫袴褶,长袖,漆髻屣履而舞,号九功舞。”
- 2.
屣履造门释义:屣履:穿鞋而不拔上鞋跟。拖着未穿好的鞋登门拜访。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情状。
- 3.
排门释义:⒈推门。南朝 梁 何逊《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⒉挨家逐户。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⒊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郁达夫《出奔》:“豆腐店的
- 4.
推信释义:推重信服。汉 班固《白虎通·号》:“‘舜’犹僢僢也,言能推信 尧 道而行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尸 王允 于市”裴松之 注引 晋 张璠《汉纪》:“卓 亦推信之,委以朝廷。”《南齐书·鄱阳王锵传》:“高宗 镇 东府,权势稍异。鏘 每往,高宗 常屣履至车迎 鏘。语及家国,言泪俱下,鏘 以此推信之。”
- 5.
郑公乡释义:《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屣履造门。告 高密县 为 玄 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 郑君 乡宜曰 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