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停 调停的意思
tiáotíng

调停

简体调停
繁体調停
拼音tiáo tíng
注音ㄊㄧㄠˊ ㄊ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tíng,(1) 止住,中止不动。【组词】:停止。停产。停学。停职。停顿。停刊。停战。停业。停滞。(2)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例句】:十停儿有九停儿是好的。(3) 暂时不继续前进。【组词】:停留。停泊。(4) 妥当。【组词】:停妥。停当。

基本含义

指在争执、纠纷中起到调解、斡旋的作用。

调停的意思

调停 [tiáo tíng]

1. 居间调解,平息争端。

通过调停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mediate; act as an intermediary; ]

2. 〈方〉:照料;安排。

[ take care of; arrange; ]

调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调亭”。

⒉ 居间调解,平息争端。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吕微仲 与中书侍郎 刘莘老 二人尤畏之,皆持两端为自全计。遂建言欲引用其党,以平旧怨,谓之调亭。”
老舍 《茶馆》第一幕:“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

⒊ 调摄养息。

宋 邵雍 《旋风吟》之二:“将养精神便静坐,调停意思喜清吟。”
《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 周青原 《西园池上》诗:“笑余三月裘还着,只为调停病起身。”

⒋ 安排处理。

宋 范成大 《满江红·冬至》词:“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安太太 又是个勤俭当家的人,每日带了僕妇侍婢料理针綫,调停米盐。”

⒌ 协调和谐。

元 乔吉 《一枝花·合筝》套曲:“佳人娇和曲,豪客醉弹筝,心与手调停。”

⒍ 调整。

明 张居正 《答两广总督刘凝斋书》:“昔 蜀 中 九丝 平后,亦未有三年即徵税也,似宜调停少宽之,庶招来之民,得有定居。”
《西游记》第六九回:“行者 接了线头……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鬱、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
吴晗 《论海瑞》:“对他那些过激的不近人情的地方,不加调停(纠正)是不好的。”


国语词典

调停 [tiáo tíng]

⒈ 居间调解、排除纠纷。

《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论曰》:「元祐秉政,力斥章、蔡,不主调停。」
《文明小史·第九回》:「一面学老师,得著风声,同了典史,找到几个大绅士,托他们出来调停。」

排解 调解 调处 转圜

挑拨 离间 撮弄

⒉ 安排、处理。

宋·范成大〈满江红·寒谷春生〉词:「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红楼梦·第九回》:「宝玉道:『你放心,到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


调停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排解释义:⒈调解(纠纷):经过排解,一场冲突才算平息。⒉排遣:排解愁闷。
    • 2.
      调处释义:调停处理。 处(chǔ)。
    • 3.
      调解释义:⒈劝说双方解决纠纷。 ⒉当事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民事诉讼制度。
    • 4.
      转圜释义:⒈挽回:事已至此,难以转圜了。⒉从中调停:他们俩的矛盾由你出面转圜比较好些。

调停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挑拨释义:搬弄是非,引起纠纷: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 2.
      撮弄释义:⒈戏弄;捉弄:撮弄人。 ⒉教唆;煽动:他本不想做这种买卖,是别人撮弄入股的。
    • 3.
      离间释义:从中挑拨使不团结、不和睦:挑拨离间。离间上下关系。

调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出头面释义:犹言出面;出头露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政友会诸人,如 犬养氏、长冈氏 诸人,且出头面以任调停,先请延期而后徐图取消。”许地山《东野先生》:“因为从小就被娇养惯,而且她又常在交际场上出头面,家里底事不得不雇人帮忙。”
    • 3.
      削爵释义:革除官爵。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皆免官削爵为士伍。”《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严嵩 见圣怒不测,一时不及救护,到底亏他於中调停,止於削爵为民。”清 叶廷琯《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抚寧侯 朱国弼 者,故靖难功臣苗裔也…… 崇禎 十一年正月削爵。”
    • 4.
      吉罗米突释义:英语kilometre的音译。公里。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当 咸丰 十年,英 法 联军入京之役,俄 使 伊格那夫 诡称调停和议,欺总署诸臣,更订界约以为报酬。割 乌苏里江 …… 图门江 以东之地,奄有 朝鲜 日本 沿海数千吉罗米突之广野。”
    • 5.
      和事老释义:调停争端的人,特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 6.
      回斡释义:⒈旋转,掉转。⒉周旋,调停。⒊旋转。⒋指变化。⒌斡旋,调停。
    • 7.
      就中释义:⒈居中(做某事):就中调停。 ⒉方位词。其中:这件事他们三个人都知道,就中老王知道得最清楚。
    • 8.
      居中释义:⒈位置在中间:标题居中。⒉居间;从中:居中调停。居中斡旋。
    • 9.
      居间释义:在双方之间(调停,说合):居间调解。
    • 10.
      排患解纷释义: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同“排难解纷”。
    • 11.
      排难解纷释义:原指给别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后指调停双方争执。难(nàn)。
    • 12.
      撒和释义:⒈亦作“撒货”。亦作“撒活”。蒙古语。即撒花。多引申指以饮食款客或喂饲驴马。⒉指休息或调停。
    • 13.
      斡旋释义:⒈调解,把弄僵了的局面扭转过来。⒉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一。国家间发生争端时,第三国经当事国请求或主动采取的促使双方通过谈判等形式解决争端的活动。与调停不同,进行斡旋的国家不参加双方之间的谈判。
    • 14.
      直节释义:谓守正不阿的操守。宋 范仲淹《依韵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宋 岳飞《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明 无名氏《节侠记·私仰》:“他少年磊落,直节嶙峋,又好结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明史·李时勉传》:“然以直节重望为士类所依归者,莫如 时勉。”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石星 直节震 明 代,及任本兵,日本 之役惟调停贿款。”
    • 15.
      磕头碰脑释义:⒈形容人多而相挤相碰或东西多而人跟东西相挤相碰:一大群人磕头碰脑地挤着看热闹。⒉指经常碰见、往来:都住在一条胡同里,成天磕头碰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⒊比喻发生冲突;闹矛盾:老人家热心肠,街坊四邻有个磕头碰脑的事,他都出面调停。
    • 16.
      空自释义:徒然;白白地。南朝 梁 何逊《哭吴兴柳恽》诗:“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不瞒长兄説,我自幼空自学了一身武艺,遭天伦之惨,奔波辛苦,数十餘年。”清 李渔《风筝误·诧美》:“令爱不堪偕伉儷,老堂空自费调停。”
    • 17.
      第二次鸦片战争释义:1856— 1860年中国人民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19世纪50年代,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市场,扩大殖民特权,英国制造亚罗船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这次侵略战争。1857年 12月攻占广州,次年一度攻进天津。沙皇俄国和美国以“调停”为名,支持英法侵略。清政府与英法俄 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沙俄侵略军侵入黑龙江,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 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859年英法借口换约侵犯大沽。守卫炮 台的将士和当地人民奋
    • 18.
      脚价释义:搬运费。唐 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如山路险阻,车乘难通,仍召贫人,令其般运,以米充脚价。”明 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惟糶糴之间稍加调停,脚价之耗,别为计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船户埠行,有许多代运盐斤,情愿不领脚价,还怕谋不到手的。”赵树理《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越是忙时候,送脚的牲口就越少,脚价就越大。”
    • 19.
      蚤日释义:犹早岁。蚤,通“早”。元 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蚤日 大程 知反覆,暮年 小范 要调停。”
    • 20.
      调亭释义:见“ 调停 ”。

调停(diaot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停是什么意思 调停读音 怎么读 调停,拼音是tiáo tíng,调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