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 [gāo cái]
1. 才能高超。
英[ excellent ability; ]
2. 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例这工作我实在不能胜任,另请高才吧。
英[ skilled talent; ]
高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高材”。
⒉ 才智过人。
引《汉书·宣帝纪》:“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然则高才而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叹,焉独 公明 而已哉!”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盖先生始以经学魁天下,名翰林,高才博识,肆为丰溢奔放之辞。”
清 姚鼐 《朱竹君先生家传》:“先生与 伯思 皆高才耽酒。”
⒊ 指才智过人者。
引《孔丛子·答问》:“夫圣人者,诚高材美称也。”
唐 黄滔 《和吴学士对春雪献韦令公次韵》:“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五:“亦以其公司之大,能备各种之资料,能吸集多数之高才,故惊天动地之新製,往往而见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不过,像你这样的高才,我是没有资格教你的。”
国语词典
高才 [gāo cái]
⒈ 才能高超。
引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好高才也!我回一首,词寄是『夜行船』。」
⒉ 才能优越的人。
引《文明小史·第五〇回》:「洋老总听完这番言语,连说:『高才!佩服得很。』」
高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测之智释义: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 2.
东牀之选释义:谓佳婿的人选。五代 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牀之选。”《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众僚属都闻得 莫司户 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牀之选。”《玉娇梨》第十四回:“卢梦梨 道:‘仁兄青年高才,美如冠玉,自多掷果之人,必有东牀之选。’”参见“东牀坦腹”。
- 3.
个中翘楚释义:翘楚,指有高才的人。比喻在一群人中,特别优秀的分子。
- 4.
公行释义:⒈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⒉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晋 於是
- 5.
具瞻释义:⒈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宋周必大《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明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⒉指宰辅重臣。
- 6.
凤鸣朝阳释义: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 7.
分好释义:情义;友谊。《北齐书·封孝琬传》:“太子少师 邢卲、七兵尚书 王昕 并先达高才,与 孝琬 年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南朝 陈 徐陵《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此方申分好,义絶规图。”
- 8.
刻木释义:⒈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⒉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⒊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⒋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
- 9.
勋阀释义:⒈亦作“勛阀”。 犹勋门。宋 苏轼《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高才本不缘勋阀,餘力还思治 蜀 兵。”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然而矜遭际之隆,不如稽勋阀之旧也;侈福德之符,不加陈黎民之感也。”⒉勋伐。《新唐书·循吏传序》:“若将相大臣兼以勛阀著者,各见本篇,不列於兹。”宋 曾巩《团练使驸马都尉制》:“盖其下嫁必得勋阀之门、良能之士,然后可以成先帝爱育之仁。”宋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 世有勛阀,当得官。”
- 10.
匡持释义:匡正保持;匡正扶持。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卿高才絶人,足为伟器,然年过四十名声著矣,於此际当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明 方孝孺《正俗》:“俗之即坏,则日甚而岁滋耳,无以匡持之,岂遂止哉?”明 李东阳《求退录》:“臣等虽委曲匡持,期於少济,而因循隐忍,所损亦多。”
- 11.
卢女释义:⒈亦称“卢姬”。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宋 郭茂倩 题解:“卢女 者,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唐 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高才得 孟嘉。”唐 皇甫冉《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⒉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
- 12.
咎谴释义:因过错而招致的罪谴。《北史·崔光传》:“以 崔光 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 13.
四果释义:⒈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於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纳缚僧伽蓝》:“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歷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⒉宋 代民间教派名。宋 陆游《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 14.
堵墙释义:⒈墙垣。《礼记·射义》:“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墙。”⒉唐 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此谓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后多用以为典实。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志气凌霄,才思殊英爽。笔阵生风战堵墙。”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
- 15.
大位释义:⒈帝位。《诗·大雅·皇矣》“憎其式廓”毛 传:“憎其用大位,行大政。”《后汉书·公孙述传》:“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唐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宪宗章武孝皇帝 以 永贞 元年即大位。”清 昭槤《啸亭续录·佛典属》:“廉亲王 允禩 等覬覦大位,锡公 首发逆谋。”⒉显贵的官位。汉 蔡邕《陈太丘碑》:“潁川 陈君,絶世超伦,大位未躋,慙於 臧文 窃位之负。”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则高才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清 侯方域《朋党论上》:“是以君子在大位而攻
- 16.
奎壁释义: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 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明之色。”
- 17.
将遇良才释义:将:将领;良才:高才。 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 18.
开荒田释义:犹开荒。《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论别处,只这 苏州 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他纔开荒田,读的年把书,就要想中举人进士!”参见“开荒”。
- 19.
异义释义:⒈不同的含义;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上下同字异义例》:“古书亦有上下文同字而异义者。”⒉不同的观点;新的见解。《后汉书·章帝纪》:“其令羣儒选高才生,受学《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学,广异义焉。”《晋书·王接传》:“﹝ 接 ﹞备览众书,多出异义。”⒊指不同的意见,异议。宋 苏轼《次韵答刘泾》:“新音百变口如鶯,异义蜂起弟子争。”一本作“异议”。⒋道理不同。汉 班固《白虎通·三军》:“告天何?示不自专
- 20.
得儁释义:⒈俘获敌方的猛将勇士。谓得胜。《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得儁曰克。”孔颖达 疏:“战胜其师,获得其军内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唐 刘知几《史通·申左》:“鲁侯 御 宋,得雋 乘丘。”一本作“得儁”。⒉谓及第。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牓后相贺》诗:“竞走墙前希得儁,高县日下表无私。”宋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名高场屋已得儁,世有龙门今復登。”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官子弟登第》:“南京 兵部尚书 李遂 子 材,亦以是科得雋。”清 刘銮《五石瓠·建德相公》:“诸生高才,万一
高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测之智释义: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 2.
东牀之选释义:谓佳婿的人选。五代 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牀之选。”《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众僚属都闻得 莫司户 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牀之选。”《玉娇梨》第十四回:“卢梦梨 道:‘仁兄青年高才,美如冠玉,自多掷果之人,必有东牀之选。’”参见“东牀坦腹”。
- 3.
个中翘楚释义:翘楚,指有高才的人。比喻在一群人中,特别优秀的分子。
- 4.
公行释义:⒈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⒉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晋 於是
- 5.
具瞻释义:⒈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宋周必大《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明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⒉指宰辅重臣。
- 6.
凤鸣朝阳释义: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 7.
分好释义:情义;友谊。《北齐书·封孝琬传》:“太子少师 邢卲、七兵尚书 王昕 并先达高才,与 孝琬 年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南朝 陈 徐陵《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彼此方申分好,义絶规图。”
- 8.
刻木释义:⒈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⒉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⒊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⒋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
- 9.
勋阀释义:⒈亦作“勛阀”。 犹勋门。宋 苏轼《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高才本不缘勋阀,餘力还思治 蜀 兵。”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然而矜遭际之隆,不如稽勋阀之旧也;侈福德之符,不加陈黎民之感也。”⒉勋伐。《新唐书·循吏传序》:“若将相大臣兼以勛阀著者,各见本篇,不列於兹。”宋 曾巩《团练使驸马都尉制》:“盖其下嫁必得勋阀之门、良能之士,然后可以成先帝爱育之仁。”宋 苏轼《方山子传》:“方山子 世有勛阀,当得官。”
- 10.
匡持释义:匡正保持;匡正扶持。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卿高才絶人,足为伟器,然年过四十名声著矣,於此际当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明 方孝孺《正俗》:“俗之即坏,则日甚而岁滋耳,无以匡持之,岂遂止哉?”明 李东阳《求退录》:“臣等虽委曲匡持,期於少济,而因循隐忍,所损亦多。”
- 11.
卢女释义:⒈亦称“卢姬”。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宋 郭茂倩 题解:“卢女 者,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梁简文帝《妾薄命》曰:‘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唐 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高才得 孟嘉。”唐 皇甫冉《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⒉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
- 12.
咎谴释义:因过错而招致的罪谴。《北史·崔光传》:“以 崔光 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 13.
四果释义:⒈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於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纳缚僧伽蓝》:“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歷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⒉宋 代民间教派名。宋 陆游《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 14.
堵墙释义:⒈墙垣。《礼记·射义》:“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墙。”⒉唐 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此谓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后多用以为典实。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志气凌霄,才思殊英爽。笔阵生风战堵墙。”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
- 15.
大位释义:⒈帝位。《诗·大雅·皇矣》“憎其式廓”毛 传:“憎其用大位,行大政。”《后汉书·公孙述传》:“今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唐 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宪宗章武孝皇帝 以 永贞 元年即大位。”清 昭槤《啸亭续录·佛典属》:“廉亲王 允禩 等覬覦大位,锡公 首发逆谋。”⒉显贵的官位。汉 蔡邕《陈太丘碑》:“潁川 陈君,絶世超伦,大位未躋,慙於 臧文 窃位之负。”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则高才无贵仕,饕餮而居大位。”清 侯方域《朋党论上》:“是以君子在大位而攻
- 16.
奎壁释义:二十八宿中奎宿与壁宿的并称。 旧谓二宿主文运,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焕奎壁之光,润文明之色。”
- 17.
将遇良才释义:将:将领;良才:高才。 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 18.
开荒田释义:犹开荒。《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论别处,只这 苏州 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他纔开荒田,读的年把书,就要想中举人进士!”参见“开荒”。
- 19.
异义释义:⒈不同的含义;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上下同字异义例》:“古书亦有上下文同字而异义者。”⒉不同的观点;新的见解。《后汉书·章帝纪》:“其令羣儒选高才生,受学《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学,广异义焉。”《晋书·王接传》:“﹝ 接 ﹞备览众书,多出异义。”⒊指不同的意见,异议。宋 苏轼《次韵答刘泾》:“新音百变口如鶯,异义蜂起弟子争。”一本作“异议”。⒋道理不同。汉 班固《白虎通·三军》:“告天何?示不自专
- 20.
得儁释义:⒈俘获敌方的猛将勇士。谓得胜。《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得儁曰克。”孔颖达 疏:“战胜其师,获得其军内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唐 刘知几《史通·申左》:“鲁侯 御 宋,得雋 乘丘。”一本作“得儁”。⒉谓及第。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牓后相贺》诗:“竞走墙前希得儁,高县日下表无私。”宋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名高场屋已得儁,世有龙门今復登。”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官子弟登第》:“南京 兵部尚书 李遂 子 材,亦以是科得雋。”清 刘銮《五石瓠·建德相公》:“诸生高才,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