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招邀 招邀的意思
zhāoyāo

招邀

简体招邀
繁体
拼音zhāo yāo
注音ㄓㄠ ㄧ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āo,(1) 打手势叫人来。【组词】: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组词】: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 应接。【组词】:招待宾客。(4) 引来。【组词】: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组词】: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 同“着”。(7) 摇动。【例句】: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yāo,(1) 约请。【组词】:邀请。邀集。应邀。(2) 取得,希求。【组词】:邀赏。邀准。邀宠。邀功请赏。(3) 阻留。【例句】:邀击(拦击)。邀截。

基本含义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招邀的意思

招邀 [zhāo yāo]

1. 亦作“招要”。

3. 邀请。

招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招要”。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国语词典

招邀 [zhāo yāo]

⒈ 邀请。

唐·李白〈寄上吴王〉诗三首之三:「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宋·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招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小除夕释义:指除夕前一日。清 顾禄《清嘉录·小年夜大年夜》:“或有用除夕前一夕者,谓之小年夜,又曰小除夕。”徐珂《北京指南·礼俗》:“先除夕一日,则谓小除夕;家置酒宴,往来招邀,曰别岁,又曰辞岁。”亦省称“小除”。清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爆竹》:“俗名‘炮张’。小除通夕焚之,名‘逐祟’。”
    • 2.
      尽室释义:⒈全家。《左传·成公二年》:“共王 即位,将为 阳桥 之役,使 屈巫 聘于 齐,且告师期,巫臣 尽室以行。”杜预 注:“室家尽去。”唐 杜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新唐书·循吏传·贾敦颐》:“入朝,常尽室行,车一乘,弊甚。”清 黄遵宪《逐客篇》:“驩呼满载归,羣夸国极乐,招邀尽室行,后脚踵前脚。”⒉满座;一室。晋 潘岳《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悲音奏而列坐泣。”唐 姚鹄《题终南山隐者居》诗:“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觴。”
    • 3.
      招要释义:见“招邀”。
    • 4.
      蕃坊释义:唐 宋 时代供外国商人聚居的场所。广州、扬州、泉州 等港口城市均有设置。蕃,通“番”。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 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
    • 5.
      蕃长释义:唐 宋 时 广州、扬州 等地外商入口贸易,设蕃坊以供聚居,其掌理公务者,名曰“蕃长”。蕃,通“番”。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南海 舶外国船也,每岁至 安南、广州 ……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闐,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 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

招邀(zhao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招邀是什么意思 招邀读音 怎么读 招邀,拼音是zhāo yāo,招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招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