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哀 [qiú āi]
1. 犹乞怜。
求哀 引证解释
⒈ 犹乞怜。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是时, 亳贵人 见幸。
引冀 嫉其宠,遣客夜盗其家,欲刺贵人母。母入宫求哀,因言 冀 之罪。”
明 伍余福 《苹野纂闻·终南勇士》:“有老嫗讶之曰:‘尔何来耶?吾儿勇且武,遇之则死,宜速去!’二贾求哀,老嫗不得已而止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故我得而佑之,非以尔叩拜求哀也。”
求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哀释义:乞求哀悯、饶恕。
- 2.
啓颡释义:即稽颡。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子张 有父之丧,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晋书·苻坚载记下》:“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 3.
搏颊释义:打嘴巴。《三国志·魏志·何晏传》“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 何晏 ﹞有一男,年五六岁,宣王 遣人録之。晏 母归藏其子王宫中,向使者搏颊,乞白活之。”宋 吴聿《观林诗话》:“如 半山《观棊》诗云:‘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囁。讳输寧断头,悔悟乃搏颊。’亦曲写人情之妙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至如 萨里干,资性贪愚,同恶相济,昨在 同州,已为 李世辅 擒缚,搏颊求哀,仅脱微命。”
- 4.
残犷释义:残忍凶悍。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延年 残獷,未甚 东陵 之酷。”《晋书·石季龙载记下》:“惵惵遗黎,求哀无地,戎狄残獷,斯为甚乎!”
- 5.
逃责释义:⒈逃避罪责。 南朝 梁 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四海之议,於何逃责。”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王闻震怒,欲置严刑。弟曰:‘不敢逃责,愿开金函。’”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三月》“宗维不许”自注引 宋 王若冲《北狩行录》:“某之罪失,固不可逃责。”⒉逃避债务。《陈书·高祖纪上》:“却桉下髻,求哀之路莫从;窃鈇逃责,容身之地无所。”唐 刘知几《史通·编次》:“又自古王室虽微,天命未改,故臺名逃责,尚曰 周王;君未繫颈,且云 秦国。”章炳麟《訄书·客帝匡谬》:“及夫陵夷积弱,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