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共和 共和的意思
gòng

共和

简体共和
繁体
拼音gòng hé
注音ㄍㄨㄥˋ ㄏ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òng gōng,(1) 相同,一样。【组词】: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组词】:患难与共。休戚与共。(3) 一起,一齐。【组词】: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4) 总计,合计。【组词】:共计。总共。(5) 与,和。【例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1) 古同“恭”,恭敬。(2) 古同“供”,供奉,供给。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共和指的是国家或政权的一种制度形式,即由公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在共和制度中,国家的权力由公民共同管理和执掌。

共和的意思

共和 [gòng hé]

1. 也称共和制。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

[republicanism;]

共和 引证解释

⒈ 西周 从 厉王 失政,至 宣王 执政,中间十四年,号 共和共和 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 中国 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 的由来,有两说:(1)因 厉王 出奔后 召公、周公 二相共同执政。

《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 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张守节 正义引 韦昭 曰:“彘 之乱,公卿相与和而脩政事,号曰 共和 也。”
宋 欧阳修 《明正统论》:“昔 周厉王 之乱,天下无君, 周公、邵公 共行其政十四年,而后 宣王 立,是 周 之统尝絶十四年而復续。然为 周 史者,纪 周、召 之年谓之 共和,而 太史公 亦列之于《年表》。”
(2)因由 共伯和 代理政事。 《汉书·古今人表》“共伯和” 唐 颜师古 注:“共,国名也; 伯,爵也; 和,共伯 之名也。共,音恭。而《迁史》以为 周召 二公行政,号曰 共和,无所据也。”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共和》:“古史, 共伯和 者, 厉王 时之贤诸侯也,诸侯皆往宗焉,因以名其年,谓之 共和,凡十四年。按《汲冢纪年》, 共伯和 干王位,故曰 共和。”

⒉ 指共和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然,在 李自成 之世,则賑飢、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四节:“待到共和局定,聊慰 秋瑾 幽魂。”
瞿秋白 《鞘声》五:“他说,‘ 中国 若行共和必内争大乱’,不知道,十二年来并没有行过丝毫共和,何以乱到如此?”


国语词典

共和 [gòng hé]

⒈ 周厉王出奔后,周、召二公摄政,号称「共和」。见《史记·卷四·周本纪》。一说为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⒉ 国家主权在全体人民,不立君主的国体,称为「共和」。

专制


共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共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法一例释义:一法一例即一则法律法规和一则实施条例同时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等。
    • 2.
      三大运动释义: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三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 3.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4.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5.
      专门人民法院释义: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 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亦不受理一般刑事案件。1983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除明确规定必须设立军事法院外,对于其他专门法院的设置,不作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 6.
      两院释义: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8.
      中华民国释义: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这一政权不久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成为地主、买办阶级联合专政的工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政权落入蒋介石集团手里。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9.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10.
      中国共产党释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21年7月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6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经过党的第
    • 11.
      中国户口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 12.
      中国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成立。成立后的中国,通常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通常称旧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 13.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4.
      中非释义:⒈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⒉(Zhōngfēi)指中非共和国。
    • 15.
      九三学社释义: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16.
      事典释义:指辑录某方面事物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成就事典》。
    • 17.
      五星红旗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长方形,长和宽为三与二之比。 左上方缀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 18.
      五爱释义: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
    • 19.
      五色旗释义:⒈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华民国 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⒉因 民国 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鲁迅《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更何况这位 常燕生 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释义:《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共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法一例释义:一法一例即一则法律法规和一则实施条例同时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等。
    • 2.
      三大运动释义: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三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 3.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4.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5.
      专门人民法院释义: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 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亦不受理一般刑事案件。1983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除明确规定必须设立军事法院外,对于其他专门法院的设置,不作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 6.
      两院释义:议会的上、下院。各国两院名称不同。如 美国 国会叫参议院、众议院;英国 叫贵族院、平民院;法国 叫共和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释义: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建立。首都北京,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为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邻朝鲜,北邻俄罗斯、蒙古,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邻缅甸、老挝、越南。东南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和南海。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 8.
      中华民国释义: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但这一政权不久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成为地主、买办阶级联合专政的工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政权落入蒋介石集团手里。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9.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10.
      中国共产党释义: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21年7月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又继续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6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经过党的第
    • 11.
      中国户口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 12.
      中国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成立。成立后的中国,通常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通常称旧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 13.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释义: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4.
      中非释义:⒈非洲中部,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⒉(Zhōngfēi)指中非共和国。
    • 15.
      九三学社释义: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 前身为由1944年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形成的民主科学社,1945年定名九三学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16.
      事典释义:指辑录某方面事物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成就事典》。
    • 17.
      五星红旗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长方形,长和宽为三与二之比。 左上方缀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 18.
      五爱释义: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
    • 19.
      五色旗释义:⒈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华民国 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⒉因 民国 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鲁迅《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鲁迅《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更何况这位 常燕生 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
    •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释义:《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共和造句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沿门托钵的心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3.共和党在争权夺利的时候不是做得很好吗?

4.共和党要继续冰释前疑,因为麦凯恩先生值得另眼相看。

5.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大都曾经是叱咤风云、威震四方的革命将领。

6.他们在人为划出的忠于民主党或共和党的区域各自为政。

7.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国民党还在作垂死挣扎。

8.我们的共和国安如磐石。

9.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永垂不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便完成了经济恢复工作。

11.对政府工作人员行凶,那就是反对共和,罪加一等!

12.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3.员怨源怨年员园月员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14.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5.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18.有没有哪一个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出利比亚是个典范呢?

19.而就伊战,里德认为已是“败仗”,还嘲讽了“增兵就能成功”的说法,因此,共和党人对他更是嗤之以鼻。

20.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共和(gong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共和是什么意思 共和读音 怎么读 共和,拼音是gòng hé,共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共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