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 [táo lǐ]
1.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英[peaches and plums;]
桃李 引证解释
⒈ 桃花与李花。
引《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
⒉ 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引《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
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设馆 尼山,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⒊ 喻人的青春年少。
引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⒋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引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国语词典
桃李 [táo lǐ]
⒈ 战国魏文侯的臣子子质,因罪北逃,而在简主面前抱怨,认为朝廷内外有一半的人是他栽培的,可是却与他作对,因此今后不再施恩给别人了,但简主却说:「如果春天种的是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树下乘凉,而秋天也可以采食它的果实。但如果春天种的是蒺藜,那夏天不只不可采它的叶子,而且秋天还会长出刺来。因此就像种树一样,你所栽培的人是选错了。」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后世因用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门生后辈。
引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诗:「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⒉ 形容姿色的美艳。
引《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桃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杏园释义:⒈杏树园。唐 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诗:“寂寂孤鶯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前蜀 牛峤《酒泉子》词:“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⒉园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郊 大雁塔 南。唐 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唐 贾岛《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 啼百舌,谁醉在花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神龙 已来,杏园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⒊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宋 王禹偁《初拜拾遗游琼林苑》诗:“杏园 鶯蝶如相识,应恠重来蒨綬香。”明 陈
- 2.
梨园释义:原是唐玄宗训练歌舞艺人的地方。旧时用来泛指有关戏曲方面的事物,如把戏班称为梨园,演员称为梨园子弟,戏曲界称为梨园界等。
- 3.
子弟释义:⒈弟弟、儿子、侄子等:职工子弟。 ⒉指年轻的后辈:子弟兵。工农子弟。
- 4.
学生释义:⒈在学校读书的人。 ⒉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⒊男孩子。⒋〈名〉指在各级学校读书的人。
桃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自成行释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2.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3.
乞身释义: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今 齐王 甚憎 仪,仪 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 仪 愿乞其不肖之身之 梁,齐 必兴师伐之。”《东观汉记·张况传》:“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宋 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清 吴伟业《送何省斋》诗:“总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
- 4.
从教释义:从事教育工作:他从教近半个世纪,如今是桃李满天下。
- 5.
供送释义:供给传送。 《新唐书·食货志二》:“小人因宫市为姦,真伪难辨,宜下府县供送。”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元 张师贤《和西湖竹枝词》:“孤山 脚下路三叉,孤山 墓上好梅花;不似 马塍 桃李树,随春供送别人家。”
- 6.
俗阜释义:谓民众富庶。唐 崔铉《进宣宗收复河湟》诗:“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明 沉鲸《双珠记·刑逼成招》:“牛刀试政,花邑观风。百里桑麻,应知俗阜;千年桃李,可见阴功。”
- 7.
公门桃李释义:对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的尊称。《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8.
冬花释义:⒈冬季开花。《史记·秦本纪》:“﹝ 献公 ﹞十六年,桃冬花。”北周 王褒《周太保尉迟纲墓碑》:“危松擢本,且观后彫之质;贞桂挺生,便结冬华之叶。”唐 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云蒸地热无霜霰,桃李冬华匪时变。”⒉中药名。款冬花的别名。⒊鱼秧的一种。以夏花饲养,长到三五寸长,于冬季出塘,作为培养成鱼的鱼种。
- 9.
冲冠释义:谓头发上指把帽子冲起。形容极为愤怒。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南朝 梁 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玡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怀纪 燕山 石,思开九谷丸。”隋炀帝《白马篇》:“衝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宋 王禹偁《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谋臣为之切齿,壮士为之衝冠。”黄节《宴集桃李花下》诗:“丈夫拊髀惊,衝冠裂目眥。”
- 10.
北州释义:⒈犹塞北。指我国 长城 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定 楼兰、乌孙、呼揭 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 匈奴 ……北州已定,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復故约。”⒉指北方 幽 并 等州郡。《后汉书·彭宠传》:“更始 立,使謁者 韩鸿 持节徇北州,承制得专拜二千石已下。”李贤 注:“谓 幽 并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大王初征 昆阳,王莽 自溃;后拔 邯郸,北州弭定。”⒊泛指北方地区。唐 白居易《花前叹》诗:“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宋 梅尧臣《元日》诗:“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 11.
喜迁莺释义:⒈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 唐,长调起于 宋。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迁莺令》、《万年枝》、《燕归来》、《鹤冲天》等。见《词谱》卷六。⒉曲牌名。南曲正宫、黄钟宫,北曲黄钟宫均有同名曲牌。
- 12.
城中桃李释义:城里的桃李花,虽艳丽一时,但很快就凋谢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不会长久的。
- 13.
大块释义:⒈大自然;大地。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郭沫若《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⒉犹大片。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土地沦为 日本 的殖民地。”
- 14.
夭伤释义:夭折损伤。 《战国策·秦策三》:“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四四:“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晋书·艺术传·幸灵》:“凡草木之夭伤於山林者,必起理之;器物之倾覆於途路者,必举正之。”
- 15.
夭桃脓李释义:夭脓,形容花木茂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乏风骨的文艺作品。
- 16.
夭桃襛李释义:⒈《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襛李遥相匹。”《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穠李,宜早合良緣,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懷春,吉士有《摽梅》之賦也。”⒉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宋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夭桃穠李不可比,又况無此清淡香。”宋 张孝祥《清平乐·梅》词:“吹香嚼蕊,獨立東風里。玉凍雲嬌天似水,羞殺夭桃穠李。”
- 17.
妫女释义:指 春秋 时 息侯 夫人 息妫。楚文王 灭 息,虏 息妫 归,生 堵敖 及 成王。传说以国亡夫死之痛,不与 文王 言语。宋 秦观《寄新息王令藏春坞》诗:“无言 嬀女 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参阅《左传·庄公十四年》。
- 18.
姿首释义:⒈美丽的容貌。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秦穆公 之女颜如玉,二八容光若桃李,见其姿首纳为妃,岂合君王有此理。”唐 张鷟《游仙窟》:“有一婢名 琴心,亦有姿首。”郭沫若《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一:“他的妻必然还相当地年轻而有姿首。”⒉泛指容貌。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姿首清丽,濯濯如春月柳,灩灩如出水芙蓉。”
- 19.
娼家释义:⒈原指以歌舞为业的人家,后谓妓院。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宣和遗事》前集:“奈何信奸谗贼臣之语,夜宿娼家,荒於酒色。”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她说她年青的时候住家和‘游廓’相近,娼家唱的歌她大概都记得。”⒉指妓女。《花月痕》第四一回:“娼家而死节,名教毋乃褻。人生死知己,此意早已决。”
- 20.
嬀女释义:指 春秋 时 息侯 夫人 息妫。 楚文王 灭 息,虏 息妫 归,生 堵敖 及 成王。传说以国亡夫死之痛,不与 文王 言语。宋 秦观《寄新息王令藏春坞》诗:“无言 嬀女 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参阅《左传·庄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