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年 [hè nián]
1. 向人庆贺新年。
贺年 引证解释
⒈ 向人庆贺新年。
引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采风记》:“正月元旦至初五日,此数日中,每饭必先祀祖。亲戚友朋,互相贺年。”
国语词典
贺年 [hè nián]
⒈ 庆贺新年。
例如:「每当过年时,广播与电视均有贺年节目。」
近拜年
贺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能释义:谓能调和阴阳律历五音等。 《后汉书·仪礼志中》:“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高明乐》:“士备八能,乐合八变。”唐 王勃《乾元殿颂并序》:“八能亨运,抗鵷邸而杖朱髦。”宋 苏轼《贺年启》:“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按,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八能》谓:“调黄钟,调六律,调五音,调五声,调五行,调律历,调阴阳,调正德所行。”
- 2.
年礼释义:⒈对年老致仕者优遇之礼。 《魏书·高闾传》:“閭 歷官六朝,著勋五纪,年礼致辞,义光进退,归轩首路,感悵兼怀。”⒉为庆贺年节而馈赠的礼物。
- 3.
年禧释义:新年幸福。祝贺新年的习惯用语。如:“敬贺年禧。”
- 4.
恭贺新禧释义:禧:吉祥幸福。 恭敬地祝贺新年幸福吉祥如意。贺年的常用语。
- 5.
振廪释义:谓开仓放粮。 《左传·文公十六年》:“自 庐 以往,振廪同食。”杜预 注:“振,发也。廪,仓也。”《晋书·挚虞传》:“期运度数,自然之分,固非人事所能供御,其亦振廪散滞,贬食省用而已矣。”宋 苏轼《内中侍御以下贺年节词语·太皇太后》:“捐财振廪,救民沟壑之中;求贤审官,拔士茅茨之下。”
- 6.
撰祺释义:书信末尾的问候语。 多用于文人、作家。清 钱溯耆《致缪荃孙书》:“敬颂撰祺,祗贺年喜。”
- 7.
昕夕释义:朝暮。谓终日。宋 沉括《贺年启》:“祈颂之诚,昕夕于是。”《明史·雒于仁传》:“﹝ 于仁 ﹞《酒箴》曰:‘耽彼麴糵,昕夕不輟。’”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巫娥月妹》:“故寓其旁,昕夕歌舞。”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合并以后,昕夕相亲,灵心永通。”
- 8.
景瑞释义:吉祥的征兆。 《宋书·符瑞志下》:“休珍杂沓,景瑞毕臻。”太平天囯 洪秀全《辛酉十一年贺年诏》:“一统万年万万年,景瑞新。”
- 9.
燔烈释义:《诗·大雅·生民》:“诞我祀如何……载燔载烈,以兴嗣岁。”毛 传:“傅火曰燔,贯之加于火曰烈。”孔颖达 疏:“傅火曰燔,谓加火烧之。《商颂》曰:‘如火烈烈’,则烈是火猛之意。不可近烧,故云贯之加於火上曰烈,即今之炙肉也。”后因以“燔烈”指祭祀时燔燎牲体。宋 苏轼《内中御侍已下贺年节词语·皇太后》:“伏以三元资始,磔禳以饯餘寒;万寳更新,燔烈以兴嗣岁。”
- 10.
节赏释义:旧时过节时主人赏给佣人的钱物。老舍《骆驼祥子》八:“节赏固定的是两块钱,不多;可是来了贺年的,他去送一送,每一趟也得弄个两毛三毛的。”
- 11.
贺岁释义:贺年:贺岁片。
- 12.
贺年释义:(向人)庆贺新年:贺年片。
- 13.
贺年卡释义:即贺年片。王晓慧《美好的祝愿·贺年卡》:“虽是一张小小的贺卡,却是我浓浓的心意。”参见“贺年片”。
- 14.
邮资明信片释义: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资图案的明信片。有普通邮资明信片、纪念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贺年邮资明信片、风光邮资明信片等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