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刑 [kuān xíng]
1. 宽缓刑罚。
宽刑 引证解释
⒈ 宽缓刑罚。
引《国语·吴语》:“吾修令宽刑,施民所欲,去民所恶,称其善,掩其恶,求以报 吴。”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母既非罪,伏乞宽刑。”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法正 曰:‘昔 高祖 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宽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面网释义:《史记·殷本纪》:“汤 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 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 德至矣,及禽兽。’”后遂以“网开三面”为宽刑和施行仁政之典实。
- 2.
宽律释义:放宽刑律。
- 3.
尚德缓刑释义: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 4.
行服释义:谓穿孝服居丧。《后汉书·桓郁传》:“肃宗 即位,郁 以母忧乞身,詔听以侍中行服。”《三国志·魏志·庞淯传》:“军未至而郡城邑已陷,揖 死。淯 乃收敛 揖 丧,送还本部,行服三年乃还。”《晋书·武帝纪三》:“文帝 崩,太子嗣相国 晋王 位。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国内行服三日。”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八:“裴佶 与 郑餘庆 友善,佶 死,餘庆 为行服。”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重师》:“汉 人最重其师,门生故吏,至有弃官行服者。”
- 5.
诎法释义:谓放宽刑法。
- 6.
钦恤释义:⒈见“钦恤”。⒉亦作“钦卹”。谓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语本《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南朝宋刘彧《宽刑诏》:“朕务存钦卹,每有矜贷。”唐白居易《止狱措刑策》:“至若尽钦恤之道,竭哀矜之诚,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此五者恤刑之法也。”宋曾巩《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臣与被德音,当宣上意,惟尽哀矜之理,庶符钦恤之心。”明李东阳《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况奉钦恤詔,正当蠲涤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