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早婚 早婚的意思
zǎohūn

早婚

简体早婚
繁体
拼音zǎo hūn
注音ㄗㄠˇ ㄏ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ǎo,(1) 太阳出来的时候。【组词】:早晨。早晚。(2) 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组词】:早退。早恋。早慧(幼时聪明)。早衰。早逝(早死)。(3) 时间在先的,从前。【组词】:早期。早春。早已。

hūn,(1) 男女结为夫妇。【组词】:结婚。新婚。已婚。婚姻。婚约。婚礼。婚变。婚娶。婚外恋。离婚。

基本含义

指年龄过早结婚,特指未成年人结婚。

早婚的意思

早婚 [zǎo hūn]

1. 未到相当的年龄而过早结婚。

[marrying too early;]

早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早昬”。谓未到一定年龄而结婚。

隋 王通 《中说·魏相》:“早婚少娉,教人以偷。”
《诗·召南·摽有梅序》“男女得以及时也” 唐 孔颖达 疏:“《礼·文王世子》曰:文王 十五生 武王,武王 有兄 伯邑考,故知人君早昬,所以重继嗣。”

⒉ 过早结婚。与“晚婚”相对。

如:他十八岁就结婚,算是早婚


国语词典

早婚 [zǎo hūn]

⒈ 未达到相当年龄便已结婚。

如:「他父母早婚,所以年纪不到四十,儿女都已大学毕业了。」


早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晚婚释义:指男女青年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再推迟几年结婚。

早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受室释义:娶妻。 《左传·桓公六年》:“今以君命奔 齐 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天赐夫人》:“梁 生未受室,神物乃从 扬州 送一妻至。”清 方苞《武季子哀辞》:“次子某年二十有一,将受室而卒也。”梁启超《禁早婚议》:“今早婚者,其本身方且仰食於父母,一旦受室,不及数年,儿女成行,於此而不养之乎?”
    • 2.
      就傅释义:⒈从师。语出《礼记·由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 注:“外傅,教学之师也。”唐 杨炯《<王勃集>序》:“器业之敏,先乎就傅。”《宋史·宁宗纪一》:“﹝ 淳熙 ﹞七年二月,初就傅。”梁启超《禁早婚议》:“常人大抵七八岁始就傅。”⒉宋 代设置在京的学校名。《宋史·选举志三》:“哲宗 时,初置在京小学,曰‘就傅’、‘初筮’,凡两斋。”
    • 3.
      早昬释义:见“早婚”。
    • 4.
      羣治释义: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更多解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和处置。梁启超《禁早婚议》:“言羣者必託始於家族,言家族者必託始於婚姻,婚姻实羣治之第一位也。”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知此义,则吾 中国 羣治腐败之总根源可以识矣!”
    • 5.
      避姙释义:避孕。 梁启超《新民议·禁早婚议》:“则男女居室之岁月益短缩,所产子女愈少,甚且行避姙之法,使人口繁殖之道将絶。”
    • 6.
      都邑释义:⒈城市。《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畴 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 畴 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梁启超《新民议·禁早婚议》:“其居於山谷鄙野者,婚嫁之年,必视都邑之民较早。”⒉指京城,京都。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上元张灯,天下止三日,都邑旧亦然。后都邑独五夜。”清 顾炎武《北岳辨》:“故 吴宽 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
    • 7.
      酷忍释义:残忍。 《晋书·卢循传》:“恩 性酷忍,循 每諫止之,人士多赖以济免。”《南史·梁豫章王综传》:“在 西州 生次男月餘日,潜杀之。既瘞,夜遣人发取其骨又试之,其酷忍如此。”梁启超《新民议·禁止早婚》:“昔 斯巴达 人有产子者,必经政府验视,苟认其体魄为不合於 斯巴达 市民之资格,则隘巷寒冰,弃之不稍顾惜,岂酷忍哉?”

早婚(zaoh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早婚是什么意思 早婚读音 怎么读 早婚,拼音是zǎo hūn,早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早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