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存立 存立的意思
cún

存立

简体存立
繁体
拼音cún lì
注音ㄘㄨㄣˊ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ún,(1) 东西在那里,人活着。【组词】:存在。存亡。生存。(2) 保留,留下。【组词】:保存。留存。存照。存疑。去伪存真。(3) 寄放。【组词】:寄存。(4) 停聚。【组词】:存水。(5) 怀有,怀着。【组词】:存心。不存任何奢望。

lì,(1) 站,引申为竖起来。【组词】:立正。立柜。立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立场。屹立。顶天立地。(2) 做出,定出。【组词】:建立。设立。树立。立意。立此存照。(3) 存在,生存。【组词】:自立。独立。势不两立。(4) 马上,即刻。【组词】:立时。立刻。立等。(5) 姓。

基本含义

指存活下来或保留下来。

存立的意思

存立 [cún lì]

1. 生存;存在。

3. 使之生存,使之继续存在。

存立 引证解释

⒈ 生存;存在。

《魏书·傅永传》:“父母并老,飢寒十数年,赖其强於人事,勠力佣丐,得以存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自圣朝以来,为国尽忠、清贞慎守、终始不渝, 屈突通、张道源 而已。 通 子三人来选,有一匹羸马; 道源 儿子不能存立。未见一言及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是天厌 黎氏,不能存立。”

⒉ 使之生存,使之继续存在。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故某尝谓虏既弱矣,不復能抗中国,宜稍存立,使假威命以临制部族,压服姦豪,使不得发。”


存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武释义:⒈不算勇武。 《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⒉用作谦词,言无将帅之才。《晋书·庾翼传》:“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北齐书·神武纪上》:“吾虽不武,以死继之,何敢让焉。”⒊不逞勇武。《老子》:“善为士者不武。”王弼 注:“武,尚先陵人也。”
    • 2.
      假实二法释义:法有实体,称为实法;假存立于实法之集合、相续、部分、相对之上而无实体者,则称假法。
    • 3.
      堕废释义:毁弃;荒废。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宋 苏轼《与朱康叔书》之四:“酷暑不可过,百事堕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黄鸿寿<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数年以来,政府不职,百事堕废,筹备之事,有名无实。”
    • 4.
      存立释义:⒈生存;存在。《魏书·傅永传》:“父母并老,飢寒十数年,赖其强於人事,勠力佣丐,得以存立。”唐 吴兢《贞观政要·忠义》:“自圣朝以来,为国尽忠、清贞慎守、终始不渝,屈突通、张道源 而已。通 子三人来选,有一匹羸马;道源 儿子不能存立。未见一言及之。”清 魏源《圣武记》卷六:“是天厌 黎氏,不能存立。”⒉使之生存,使之继续存在。宋 陈师道《上曾枢密书》:“故某尝谓虏既弱矣,不復能抗中国,宜稍存立,使假威命以临制部族,压服姦豪,使不得发。”
    • 5.
      所依释义:指作为教义信条等存立之典据而被依用的经论。
    • 6.
      蚕麦释义: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 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宋 范成大《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

存立(cu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存立是什么意思 存立读音 怎么读 存立,拼音是cún lì,存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存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