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藩垣 藩垣的意思
fānyuán

藩垣

简体藩垣
繁体
拼音fān yuán
注音ㄈㄢ ㄩ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1) 篱笆。【组词】:藩篱。(2) 屏障,保卫。【例句】: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3)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组词】: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yuán,(1) 矮墙,墙。【组词】:短垣。城垣。墙垣。(2) 城。【例句】:省垣(省城)。(3) 官署。【例句】:谏垣(谏官官署)。(4)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5) 姓。

基本含义

指城墙或围墙。比喻阻隔、隔绝。

藩垣的意思

藩垣 [fān yuán]

1. 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藩,屏也,垣,墙也。”

2. 比喻卫国的重臣。

4. 比喻藩国、藩镇。

藩垣 引证解释

⒈ 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

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公( 郑玄 )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
清 许承钦 《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 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

⒉ 比喻卫国的重臣。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⒊ 比喻藩国、藩镇。

唐 刘禹锡 《贺雪镇州表》:“王承宗 效顺著明,復其官爵;所献二郡,别置藩垣。”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甲子,詔曰:‘ 周 建侯邦,四国有藩垣之助; 唐 分藩镇,北边无强敌之虞。’”
明 张居正 《苑田纪》:“夫以宗国藩垣之重, 荆楚 饶沃之区,加以当时礼越诸藩,分不嫌於厚植,化洽南祀,民咸乐於子来。”


藩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蕃宣释义:即藩垣。蕃,通“藩”。宣,通“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宋 曾巩《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宋 陆游《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明 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 李公,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 2.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3.
      藩阃释义:⒈犹藩垣。 指藩镇等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⒉明清时布政司之别称。
    • 4.
      边剧释义:犹边遽。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久拘聘使,无益於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斗物》:“当 蒙古 破 樊襄 时,贾(贾似道)尚与羣妾踞地鬭蟋蟀,置边剧不问也。”

藩垣(fan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藩垣是什么意思 藩垣读音 怎么读 藩垣,拼音是fān yuán,藩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藩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