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 [cháng xià]
1. 指阴历六月。
3. 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长夏 引证解释
⒈ 指阴历六月。
引《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
王冰 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
⒉ 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引唐 沉佺期 《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诗:“长夏少人事,官闲帘户深。”
清 刘大櫆 《游百门泉记》:“亭外廊四,周廊之内,老柏十数株蔽日,长夏坐其内不知有暑也。”
国语词典
长夏 [cháng xià]
⒈ 夏季白昼极长,故称为「长夏」。
引唐·沈佺期〈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
唐·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⒉ 六月。
引《黄帝内经素问·卷一·金匮真言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
长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情释义:⒈做情。 唐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哀年病秪瘦,长夏想为情。”王嗣奭 释:“为情,犹俗云做情。”⒉酬答,酬报。《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将来再为情罢。”《玉娇梨》第十三回:“舍亲无以为情,要做一架锦屏送他。”
- 2.
五季释义:⒈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⒉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 3.
水影释义:⒈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远观如水,视地见景,故称。《晋书·苻坚载记下》:“长安 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是则止。”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下:“神龙 中,洛城 若水影,纤微必照,就视则无所见。”《旧唐书·五行志》:“洛阳 东七里有水影,侧近树木车马之影,歷歷见水影中。”参见“海市蜃楼”。⒉水中倒影。南朝 梁 何逊《夕望江桥》诗:“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唐 戎昱《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诗:“萤光入竹去,水影过江来。”宋 张耒《出长夏门》诗:“岩声答远响,
- 4.
淹疾释义:⒈久病。《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建寧 三年六月癸巳,淹疾卒官。”⒉犹隐疾。金 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始事尊宿 霍子华。子华 故有淹疾,师侍奉惟谨。”
- 5.
胜览释义:畅快的观赏。宋 谢绛《游嵩山寄梅殿丞书》:“自 长夏门 入,绕菘轘一匝四百里,可谓穷极胜览。”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上房山》:“东瞻沧海,渺在天际;西望三关,太行 出没云气间,真胜览也。
- 6.
霣祚释义:殒寿,死亡。 祚,年寿。《隶释·汉淳于长夏承碑》:“夙世霣祚,早丧懿宝。抱器幽潜,永归蒿里。”
- 7.
青田释义:⒈指长着青苗的农田。 唐 杨炯《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楼臺横紫极,城闕俯青田。”唐 张籍《赠李杭州》诗:“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宋 陈与义《罗江》诗之二:“行过竹篱逢细雨,眼明双鷺立青田。”⒉借指鹤。因 青田 产鹤著名,故代称。唐 王勃《上武侍极启》:“驰魂雾谷,忻逢紫岫之英;驛思霞丘,佇接青田之响。”宋 文同《李生画鹤》诗:“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明 何景明《画鹤篇》:“昔闻少保写青田,古墨千年人不传。”参见“青田鹤”。⒊指青田酒。唐 李白《冬夜于随州紫
- 8.
麴米释义:⒈做酒的米。《宋史·何蒙传》:“蒙 假民器,贷邻郡麴米为酒,既而课增倍。”《元史·世祖纪十二》:“置醴源仓,分太仓之麴米药物隶焉。”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作诗譬如 江 南诸郡造酒,皆以麯米为料。”⒉“麴米春”的省称。宋 黄庭坚《和答孙不愚见赠》:“诗比 淮南 似 小山,酒名麴米出 云安。”明 冯惟敏《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之二:“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⒊泛指酒。明 陈汝元《金莲记·就逮》:“时逢长夏,节届端阳,愿开麯米之尊,聊寄菖蒲之赏。”参见“麴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