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 [hàn jiāng]
1. 即“汉水”。
3. 在朝鲜半岛中部。源于太白山脉西坡,注入黄海的江华湾。长514千米。流域面积3.4万余平方千米。兼有航运、灌溉、水力发电等综合效益。
汉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蚁释义:⒈蚂蚁。元 曹伯启《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⒉指乌合、蚁聚之众。宋 曾巩《湘寇》诗:“乌蚁睢盱倚岩险,此虏难胜端非今。”
- 2.
佛人释义:佛教徒。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自 汉江 北渡以至 魏 晋 之郊,其俗坚悍难诱,今则悉为佛人矣。”
- 3.
堕泪碑释义: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唐 李白《襄阳曲》:“峴山 临 汉江,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宋 范仲淹《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清 钱谦益《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 4.
楚山释义:⒈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⒉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⒊泛指楚地之山。
- 5.
槐安国释义: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元 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引 田时秀《感兴》诗:“百年身世 槐安国,千古人情 羹頡侯。”清 陈维崧《南乡子·夏日午睡》词:“蜨梦翅冥冥,行向 槐安国 内经,正拜 南柯 真太守,还醒,一片松涛沸枕楞。”亦省作“槐国”。元 曹伯启《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参见“槐安梦”。
- 6.
汉水释义:也叫汉江。长江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长1 532千米。
- 7.
汉调二黄释义: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 陕 南和 陇 东。是二黄腔调从 湖北 沿 汉水 进入 陕西 而形成的。清 道光 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 8.
江汉之珠释义:江汉:长江和汉水。指长江、汉江所出产的夜明珠,是珠中之最美者。形容贵重之物。
- 9.
蚕啗释义:犹蚕食。明 王世贞《说部·左逸》:“鬻熊氏 陆梁 汉江,蚕啗诸 姬。”
- 10.
青草湖释义:湖名。 古五湖之一。亦名 巴丘湖,在今 湖南省 岳阳市 西南,和 洞庭湖 相连。因 青草山 而得名。一说湖中多青草,冬春水涸,青草弥望,故名。唐 宋 时湖周二百六十五里,北有沙洲与 洞庭湖 相隔,水涨时则与 洞庭 相连,诗文中多与 洞庭 并称。《梁书·河东王誉传》:“未几,侯景 寇京邑,誉 率军入援,至 青草湖,臺城 没,有詔班师,誉 还 湘 镇。”唐 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 青草湖。”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不要説 汉江,连 洞庭湖、鄱阳湖、青草湖 都看见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