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文 周文的意思
zhōuwén

周文

简体周文
繁体
拼音zhōu wén
注音ㄓㄡ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周文的意思

周文 [zhōu wén]

1. 即周文王。

周文 引证解释

⒈ 即 周文王。

《后汉书·桓帝纪》:“今京师廝舍,死者相枕,郡县阡陌,处处有之,甚违 周文 掩胔之义。”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周文 启龟,以卜良佐。”
晋 张协 《杂诗》之六:“王阳 驱九折, 周文 走岑崟。”
唐 孙公辅 《新修夏邑县城门楼记》:“周文 缓而 灵臺 成, 汉文 约而露臺捨。”


周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书释义:指 宋 代之《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三书。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周文忠 序《文苑英华》,首云:‘太宗 皇帝丁时太平,以文化成天下,既得诸国图籍,聚士於朝,詔修三大书,曰《太平御览》,曰《册府元龟》,曰《文苑英华》……余按:《册府元龟》乃 景德 二年编类,至 大中祥符 六年书成,皆 真宗 朝。’”
    • 2.
      三王释义:指 夏、商、周 三代之君。 (1)夏禹、商汤、周武王。《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 注:“三王,谓 夏、殷、周 也。夏后 有 钧臺 之享,商汤 有 景亳 之命,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 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 復於 汤丘,文王 幽於 羑里,武王 羈於王门;越王 栖於 会稽,秦穆公 败於 崤塞,齐桓公 遇贼,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 3.
      两虢释义:周文王 弟 虢仲 虢叔 的合称。
    • 4.
      严盛释义:整肃雄壮;庄严雄伟。《北齐书·文宣帝纪》:“ 周文帝 闻帝军容严盛,叹曰:‘ 高欢 不死矣。’遂退师。”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邑有 东海 大帝 祠,帐殿严盛,祷享填委。”
    • 5.
      丰邑释义:⒈美好富厚的城邑。⒉周文王所作邑,以为都。⒊汉高祖故乡。⒋借指汉高祖。⒌指新丰。在骊山附近。
    • 6.
      二后释义:指 周文王、周武王。
    • 7.
      二帝三王释义: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 周武王)。
    • 8.
      二文释义:⒈指 周文王 与 楚文王。《左传·昭公七年》:“若以二 文 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杨伯峻 注:“二 文,周文王 与 楚文王。”⒉指 春秋 晋文侯 与 晋文公。《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业,弛 周室 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杜预 注:“二 文,谓 文侯 仇、文公 重耳。”
    • 9.
      五五释义:⒈《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⒉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⒊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
    • 10.
      五人墓释义:明 代 苏州 反 魏忠贤 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天启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贤 派禁卫吏役至 苏州 逮捕 东林党 人 周顺昌,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 颜佩韦、马杰、沉扬、杨念如、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 虎丘山 旁,题曰“五人之墓”。见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清 招广涛《粤东近事新乐府·义勇》:“昔闻五人墓,怀古尝心写。”参阅《明史·周顺昌传》。
    • 11.
      任姒释义:周文王 母 太任 与 周武王 母 太姒 的合称。古代认为二人是贤惠后妃的典范。
    • 12.
      伯昌释义:即 周文王。 姓 姬,名 昌。
    • 13.
      俊敏释义:灵敏过人。 宋 苏轼《与循守周文之书》之二:“郑 君知其俊敏篤问学,观所为诗文,非止科场手段也。”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某见人家子弟醇谨及俊敏者,爱之不啻如常人之爱宝。”《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若復分三部设官,选才力俊敏者为之,庶乎分减簿领,稍得精意。”
    • 14.
      兹泉释义:泉名。相传为 姜太公 遇 周文王 时的钓鱼处。
    • 15.
      凤鸣岐山释义: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也以凤比喻周文王。
    • 16.
      判牍释义:批阅公文。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是时 周文勤公 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而 肃顺 亦为户部尚书,同坐堂皇判牘。”
    • 17.
      十二圣释义:古代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皋陶、商汤、周文王、武王、周公、孔子。
    • 18.
      南宫姓释义: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19.
      发皱释义:⒈起皱纹。 如:上了年纪,脸上就会发皱。⒉谐谑语。谓感到不舒适。“发”指 周文王 的儿子 姬发。如:不知道怎么了,这两天我身上是 文王 的儿子--发皱。
    • 20.
      吁地呼天释义: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南朝 陈 徐陵《檄周文》:“翊從 瀟 湘,空竭 關 隴,荆 梁 左右,漢 沔 東西,籲地呼天,望佇哀救。”

周文(zhou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周文是什么意思 周文读音 怎么读 周文,拼音是zhōu wén,周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