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摧锋 摧锋的意思
cuīfēng

摧锋

简体摧锋
繁体摧鋒
拼音cuī fēng
注音ㄘㄨㄟ ㄈ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uī,(1) 破坏,折断。【组词】:摧残。摧折。摧颓。摧眉折腰。(2) 挫败,挫折。【组词】:摧败。摧挫。摧陷。(3) 伤痛。【组词】:摧怆。摧心。

fēng,(1) 刀剑锐利的部分。【组词】:刀锋。剑锋。交锋。锋利。锋芒。锋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2) 器物的尖锐部分。【组词】:笔锋。针锋相对。(3) 形容语言的尖锐。【组词】:话锋。谈锋。(4) 在前面带头的人。【组词】:先锋。前锋。

基本含义

摧毁敌人的锋芒,使其失去威力。

摧锋的意思

摧锋 [cuī fēng]

1. 挫败敌军的锐气。

摧锋 引证解释

⒈ 挫败敌军的锐气。

三国 魏 曹植 《封二子为公谢恩章》:“文无升堂庙胜之功,武无摧锋接刃之効。”
南朝 梁 刘孝标 《出塞》诗:“陷敌摐金鼓,摧锋扬斾旌。”
唐 杜甫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之一:“四镇富精鋭,摧锋皆絶伦。”
明 唐顺之 《重修解州关侯庙开彦楼记》:“然使侯为摧锋拔城之将,孰与侯为伏剑死绥之将也。”


摧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恻悯释义:怜恤。前蜀 杜光庭《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或害物伤生,曾无惻悯;或摧锋御敌,轻赐诛锄。”宋 梅尧臣《观放鹞子》诗:“碎脑非此辜,食肉尔何忍;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惻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该处驻防旗丁户口众多,颠沛流离,朝廷时切惻悯。”
    • 2.
      木梃释义:⒈树干。《说文·木部》:“材,木梃也。”《急就篇》卷四“斩伐材木斫株根”唐 颜师古 注:“材,谓木梃也。”⒉木棒。《宋史·兵志九》:“高宗 建炎 元年,始颁枢密院教閲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全副执带出入,短桩神臂弓、长柄刀、马射穿甲、木挺。”清 傅维鳞《明书·乱贼传二·满四》:“时我尚乏器械,遂执木梃迎鬭。”
    • 3.
      材武释义:⒈有才能而且勇武。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上以 韩信 材武,所王北近 巩 洛,南迫 宛叶,东有 淮阳,皆天下劲兵处,迺詔徙 韩王信 王 太原 以北,备御 胡。”《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康元年》:“廞 以 李特 兄弟材武,其党类皆 巴 西人,与 廞 同郡,厚遇之以为爪牙。”⒉指才能与武艺。《新唐书·李珙传》:“又有 李珙 者,世儒家,珙 独尚材武。”宋 曾巩《奉议郎景思谊授东上阁门使鄜延第一副将制》:“尔能致其材武,奋击黠 羗,克敌摧锋,屡以捷报。”《明史·梅之焕传》:“之焕 虽文士,负材武,善射。”⒊指
    • 4.
      灵剑释义:宝剑。《艺文类聚》卷四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庶子王规墓志铭》:“荣珪掩采,灵剑摧锋。”宋 范仲淹《匣剑》诗:“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明 何景明《寄三子》诗:“沧江问灵剑,离合少人知。”
    • 5.
      营部释义:⒈营舍;营房。《东观汉记·耿秉传》:“秉 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宋书·自序传·沉林子》:“高祖 每征讨,林子 輒摧锋居前,虽有营部,至於宵夕,輒勑还内侍。”唐 权德舆《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营部未葺,囷仓未完。”⒉指古 营州,今 东北 辽 东至 朝鲜 一带地方。章炳麟《訄书·官统上》:“是故言元年者以王为 文王,而摈 箕子 於海外 营部 之域,使无乱统。”⒊明 代掌管建筑的官署,属工部。《明史·职官志一》:“﹝ 洪武 ﹞二十二年,改总部为营部。二十五年置营缮所。”

摧锋(cui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摧锋是什么意思 摧锋读音 怎么读 摧锋,拼音是cuī fēng,摧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摧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