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1. 指文章中某段或某句后面的文字。
英[ what follows in the passage; ]
2. 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例怎么没有下文了。
英[ later development; ]
⒈ 文中某句或某段以下的文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 且不望下文,倒递给 张老爷 看。”
⒉ 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朱老虎 派狗腿子 苏沛霖 账房先生到 汤 家要人。
引汤富海 回说没有看见,吵了一通,没有下文, 苏账房 走了。”
⒈ 本文以下的文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安老爷且不望下文,倒递结张老爷看。」
反上文
⒉ 事情的继起部分或结果。
引《三国演义·第二回》:「不知曹操说出甚话来,且听下文分解。」
《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凤梧进去了,央告钱庄上的掌柜,劝湘兰回去,明天必有下文。」
1.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2.为画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在内容要与上下文衔接,句式上要分别与其前面画横线的句子相一致。
3.这一段景物描写为下文做了铺垫。
4.下面是一首题为“荣誉”的小诗,请根据上下文填写出空位的内容。
5.没有上下文,不好判断言外之意是什么。
6.因为没有上下文,所以不好判断到底对不对。
7.不知道上面看法对不对,楼主对照上下文看看。欢迎给好评。
8.要理解一句话的原本意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句子所处的语境,即上下文。
9.这句话有上下文吧,我猜测文中的意思是,姐姐原来不爱擦窗户,可能受他人影响后来开始慢慢自己擦窗户了。
10.翻译仅供参考,没有上下文不好判断。
11.作文一定要注意下文和上文之间的联系。
12.我托你办的事已经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有下文呢?
13.异的意思为不同,指的是看了自然景观而触发的俩种不同的心情,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
14.正确答案是周三。周日不能说绝对错。周五是绝对错的,答案是周五的,不适合看下文。
15.一般情况下文章中的难句都和中心有关,这是一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学会具体分析。
16.此法适合喜欢舞文弄墨的男士,求婚的时候也顺便显示一下文采。
17.不好意思啊,在你面前卖弄了一下文采。
18.第二句要是有上下文更好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