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邮 [wú yóu]
1. 没有罪过。
无邮 引证解释
⒈ 没有罪过。
引《国语·晋语二》:“优施 曰:‘我优也,言无邮。’”
韦昭 注:“邮,过也。”
《吕氏春秋·乐成》:“麛裘而韠,投之无戾,韠而麛裘,投之无邮。”
高诱 注:“邮字与尤同。”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三传多古字》:“三《传》多古字……《国语》则无罪曰无邮。”
无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死戳释义:邮政术语,指贴在信封、明信片或其他包封纸上邮票,销印时邮戳只盖在邮票上,封皮物上未盖到;如将邮票从信封上揭下后,信封上无邮戳痕迹的状态,称之为死戳。
- 2.
裘鞸释义:相传 孔子 初相 鲁,鲁 人谤诵之曰:“麛裘而韠,投之无戾;韠而麛裘,投之无邮。 ”及三年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事见《回氏春秋·乐成》、《孔丛子·陈士义》。麛裘,古时常服。韠即蔽膝,古时朝祭之服。二者不共用。后以“裘鞸”比喻不为时人所习惯的政令。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晋 舆之称原田,鲁 民之刺裘鞸,直言不咏,短辞以讽。”鞸,同“韠”。
- 3.
邮人释义:⒈传递公文书信的人。汉 王充《论衡·定贤》:“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虽带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学,邮人门者之类也。”⒉驿站的小吏。《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时大酋 李畅 者,晓华人语,尤凶黠。既就馆,横须索,抶疻邮人。”《旧唐书》作“驛吏”。⒊指集邮的人。《人民邮电报》19:“去年首套‘庚午年’邮票一出,即引起邮人议论纷纷。”⒋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荀子·成相》:“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杨倞 注:“不可尤责於人,自美其身。”
- 4.
邮置释义:⒈驿站。《后汉书·郭太传》:“又识 张孝仲 芻牧之中,知 范特祖 邮置之役。”李贤 注:“《广雅》曰:‘邮,驛也。’《风俗通》曰:‘汉 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之间而置之也。’”《明史·戚继光传》:“边塞逶迤,絶无邮置,使客络绎,日事将迎。”⒉指邮政设施。严复《原强》:“转输、邮置、交通之事……较吾 中国 之所有,倍蓰有加焉。”⒊指投递书信的人。宋 陈傅良《村居》诗之一:“絶胜倚市看邮置,客至还无菜甲羹。”⒋邮寄。叶圣陶《穷愁·倚闾之思》:“秋帆 接视,则己告迟归书也。验 北京 邮局戳记,辨为前此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