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书面 书面的意思
shūmiàn

书面

简体书面
繁体書面
拼音shū miàn
注音ㄕㄨ ㄇ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基本含义

书面指的是文字形式的表达,特指书信、文件等以书写形式出现的文字。

书面的意思

书面 [shū miàn]

1. 用文字表达的方式。

书面报告。
书面通知。
书面材料。

[written; in written form;]

书面 引证解释

⒈ 指书的封面。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表》的第一页和书面,过几天再商量。”

⒉ 用文字形式记述表达的。区别于“口头”。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空口无凭,没有书面记录,就让你满身是口,将来很多情况也说不清。”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第一次大吊费拿到了…… 贝汉廷 立刻要求以书面形式,将它作为制度固定下来。”


国语词典

书面 [shū miàn]

⒈ 用文字表达。

如:「书面意见」、「书面记录」。

口头

⒉ 书的封面。

如:「这本书的书面设计相当别出心裁。」


书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章释义:⒈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⒉泛指著作。⒊比喻暗含的意思:话里有文章。⒋关于事情的做法: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这里很有文章可做。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
    • 2.
      文字释义:⒈语言的书写符号。它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工具。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对人类文明起很大的促进作用。⒉文辞:文字通顺。

书面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口头释义:⒈〈名〉(吃生瓜果的)味道。⒉用说话方式表达出来的(区别于“书面”)。⒊嘴上说了而不一定是真心和见于行动的(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书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言书释义:⒈封建官吏呈送给帝王的长篇奏章。⒉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 2.
      三书六礼释义: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 3.
      上书言事释义: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 4.
      上书释义:向上级或地位高的人书面陈述意见(多指政治见解):上书言事。
    • 5.
      上奏释义:向君王进言。臣子口头或书面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6.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7.
      书面复议释义:以书面形式进行重新审查。
    • 8.
      书面形式释义: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 9.
      书面沟通释义: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等)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沟通成本也比较低。
    • 10.
      书面稿释义:书面稿,过去特指书写的稿子,现在是用来泛指稿子。手写还是打印无所谓。一般这种稿子会比较公文类一点,不要太抒情了。
    • 11.
      书面释义: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 12.
      五花度牒释义: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 13.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4.
      令书释义: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 与皇帝诏书相别。
    • 15.
      以资谢旌释义:书面语,表示嘉奖、鼓励的意思!如:获奖、荣誉后,发给一证书,以资谢旌。
    • 16.
      企业宗旨释义:企业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是指规定企业去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企业类型。企业的宗旨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生存的一种肯定。当然,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理由,尽管不一定刻意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 17.
      伏状释义:⒈承认罪状。⒉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 18.
      休息字释义: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 19.
      传票释义:⒈司法机关签发的要求与案件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到案或到庭,接受讯问或询问的通知书。是传唤的书面方式。民事诉讼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⒉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账目的凭单。
    • 20.
      侍教生释义:明 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御史于巡抚,尚犹投刺称晚生侍坐也。辛卯以后,则僉坐矣,寻称晚侍生正坐矣,又称侍教生矣,已而与巡抚彼此俱称侍生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古道》:“惟京卿尚有之,侍郎则称年晚生,尚书则仅年侍教生。”亦省作“侍教”。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古道》:“近年 申吴县 七旬,萧岳峰 大司马其同年也。时 申 久居林,萧 已晋三孤,尚於祝文称‘侍教’,他可知矣。”

书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言书释义:⒈封建官吏呈送给帝王的长篇奏章。⒉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 2.
      三书六礼释义: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 3.
      上书言事释义: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 4.
      上书释义:向上级或地位高的人书面陈述意见(多指政治见解):上书言事。
    • 5.
      上奏释义:向君王进言。臣子口头或书面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 6.
      书证释义:⒈以文字、符号、图形等书面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如合同、遗嘱、加工合同所附的图纸等。⒉字典、词典以及其他著作或注释中引用的有明确出处的书面例证。
    • 7.
      书面复议释义:以书面形式进行重新审查。
    • 8.
      书面形式释义: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 9.
      书面沟通释义: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口头沟通是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形式主要包括面对面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等)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的时间一般不长,沟通成本也比较低。
    • 10.
      书面稿释义:书面稿,过去特指书写的稿子,现在是用来泛指稿子。手写还是打印无所谓。一般这种稿子会比较公文类一点,不要太抒情了。
    • 11.
      书面释义: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 12.
      五花度牒释义: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 13.
      交际能力释义: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
    • 14.
      令书释义: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 与皇帝诏书相别。
    • 15.
      以资谢旌释义:书面语,表示嘉奖、鼓励的意思!如:获奖、荣誉后,发给一证书,以资谢旌。
    • 16.
      企业宗旨释义:企业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是指规定企业去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企业类型。企业的宗旨往往被认为是对企业生存的一种肯定。当然,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理由,尽管不一定刻意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 17.
      伏状释义:⒈承认罪状。⒉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 18.
      休息字释义: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 19.
      传票释义:⒈司法机关签发的要求与案件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到案或到庭,接受讯问或询问的通知书。是传唤的书面方式。民事诉讼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⒉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账目的凭单。
    • 20.
      侍教生释义:明 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御史于巡抚,尚犹投刺称晚生侍坐也。辛卯以后,则僉坐矣,寻称晚侍生正坐矣,又称侍教生矣,已而与巡抚彼此俱称侍生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古道》:“惟京卿尚有之,侍郎则称年晚生,尚书则仅年侍教生。”亦省作“侍教”。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古道》:“近年 申吴县 七旬,萧岳峰 大司马其同年也。时 申 久居林,萧 已晋三孤,尚於祝文称‘侍教’,他可知矣。”

书面造句

1.上级部门要求他就自己的违纪的行为做书面检讨。

2.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如果说得太书面化,可能倒反会觉得有点别扭,如果没实际做事配合,可能会觉得有点虚。

4.不是亲口去说而是书面表达下来,建议写真!别肉麻。

5.不用太书面,不然显得太假。说出心里话,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爱就行。

6.要想解决的话,你首先要对口语和书面正式语有一定的区分,不要将他们混为一谈。

7.老陈是个翻覆无常的人,你不能听他口头所言,必须立个书面合同才成。

8.我们需要知道把书面理论付诸于实践情况的重要性。

9.中国加入,就可以把第一次书面邮箱的另一边。

10.为其一整年的代理协议已经被草拟出,除非是政府的书面通知,否则期满时自动延期一个周期。

11.员工想辞职,按照规定和离职程序,应书面提交辞职报告。

12.客户申请,客户向银行提出申请,书面填写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资料。

13.在口语中,这些都可以算作句子。口语不像书面语那样正规,所以经常会有所省略。

书面(shum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书面是什么意思 书面读音 怎么读 书面,拼音是shū miàn,书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书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