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昔 [nǎng xī]
1. 从前。
英[formerly;]
曩昔 引证解释
⒈ 往日,从前。
引晋 向秀 《思旧赋》:“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默想曩昔之艺业,可温习乎?”
清 赵翼 《扬州留别诸同人》诗:“依然觴咏地,光景追曩昔。”
国语词典
曩昔 [nǎng xī]
⒈ 从前。也作「曩时」、「曩日」。
引《文选·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近过去 从前 以前
反来年
曩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从前释义:时间词。过去的时候;以前:想想从前的悲惨遭遇,更加感到今天生活的幸福美满。从前的事儿不必再提了。
- 2.
以前释义: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以前。三年以前。很久以前。以前他在这里工作过。
- 3.
夙昔释义:也作宿昔。从前;昔时。
- 4.
当年释义:⒈时间词。 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当年兴建,当年投产。⒉时间词。指过去某一时间:当年旧事。当年我离开家的时候,这里还没有火车。⒊指处于身强力壮的时期:他正当年,干活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 5.
往日释义:过去的日子;从前:现在的情况跟往日不同了。
- 6.
往时释义:过去的时候;从前:他还像往时一样健谈。
- 7.
昔日释义:往日;从前:昔日的荒山,今天已经栽满了果树。
- 8.
昔时释义:往日。
- 9.
畴昔释义:往日;从前。
- 10.
过去释义:⒈时间词。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过去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⒉离开或经过说话人(或叙述的对象)所在地向另一个地点去:你在这里等着,我过去看看。门口刚过去一辆汽车。⒊婉辞,死亡(后面要加“了”):他祖父昨天夜里过去了。⒋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自己所在的地方:我对准了球门一脚把球踢过去。老乡又送过去几床被子给战士们盖。⒌用在动词后,表示反面对着自己:我把信封翻过去,细看邮戳上的日子。⒍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病人晕过去了。⒎用在动词后,表示通过:蒙混
曩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健爽释义:刚健开朗。《新唐书·李华传》:“华 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 健爽自肆,时谓不及 颖士,而 华 自疑过之。”明 李东阳《跋谢氏逸老堂诗卷后》:“闻其风神健爽,视曩昔益倍。”瞿秋白《赤都心史》一:“游荡狂筵的市侩乐,殊不愿对于清明健爽的劳作之歌让步。”
- 2.
吹笛释义:晋 向秀《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 3.
回视释义:回顾,回头看。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明 李东阳《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回视曩昔,同年而生,并命而出。”清 姚鼐《登泰山记》:“回视 日观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 4.
长笛邻家释义:晋 向秀《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用“长笛邻家”为感旧兴怀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