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府 [sì fǔ]
1. 西汉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
3.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四府 引证解释
⒈ 西汉 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
引《汉书·赵充国传》:“詔举可护羌校尉者,时 充国 病,四府举 辛武贤 小弟 汤。”
王先谦 补注引 胡三省 曰:“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也。”
⒉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引《后汉书·赵典传》:“建和 初,四府表荐,徵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
李贤 注:“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
《后汉书·虞诩传》:“脩(李脩 )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 詡 议。”
李贤 注:“四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之府也。”
四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啓问释义:动问;请问。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启问起居。”宋 王巩《甲申杂记》:“时 李定资 深鞫 苏子瞻 狱,虽同列不敢輒启问。”《水浒传》第五三回:“戴宗 道:‘只今便去启问本师。’”
- 2.
四府释义:⒈西汉以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为四府。⒉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或太傅)府为四府。
- 3.
布政释义:⒈施政。《左传·成公二年》:“《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⒉布政使的省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 朱四府 乃 山东 人氏,父亲 朱布政 与 邵爷 却是同年。”参见“布政使”。
- 4.
弓旌释义:⒈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古文苑·邯郸淳<后汉鸿胪陈君碑>》:“初平 之元,禁罔蠲除,四府并辞,弓旌交至。”章樵 注:“弓旌,所以招聘贤者。”唐 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诗:“寄谢金门侣,弓旌误见招。”⒉借指延聘。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崔安潜 侍郎廉问 江西,鄴 适飘蓬 湘 浦 间,崔
- 5.
残秽释义:邪恶污秽。 《后汉书·种暠传》:“又奏请勑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遣案罪。”隋 王通《中说·王道》:“汉 之统天下也,其除残秽,与民更始,而兴其视听乎?”《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宣愷悌之风,涤残秽之政。”
- 6.
鹳鹅释义:⒈亦作“鸛鵞”。《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于 赭丘。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杨伯峻 注:“《埤雅·释鸟》:鹅自然有行列。故《聘礼》曰‘出如舒鴈’(鴈即鹅)。古者兵有鸛、鹅之陈也。旧説 江 淮 谓羣鸛旋飞为鸛井,则鸛善旋飞,盘薄霄汉,与鹅之成列正异,故古之陈法或愿为鸛也。”后遂以“鸛鹅”泛指军阵。宋 沈括《延州谢到任表》:“四府连衡,而鸛鵞成列。”清 裛一《庚子时事杂咏·联军入京》:“心惊君子为猨鹤,眼看雄心尽鸛鹅。”⒉鹳和鹅的飞翔。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