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勤劳 勤劳的意思
qínláo

勤劳

简体勤劳
繁体勤勞
拼音qín láo
注音ㄑ一ㄣˊ ㄌ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n,(1) 做事尽力,不偷懒。【组词】:勤劳。勤快。勤奋。勤政(勤奋于政事)。勤谨。勤勉。勤恳。克勤克俭。(2) 经常。【例句】:勤密(频繁)。来往很勤。(3) 上班,事务。【组词】:勤务。勤杂。出勤。后勤。(4) 担心,忧虑。【例句】:勤恤(忧虑怜惜)。(5) 帮助。【组词】:勤王。(6) 姓。

láo,(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组词】: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2) 辛苦,辛勤。【组词】: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例句】:劳工(旧时指工人)。劳资。(4) 用力。【组词】:劳苦功高。勤劳。徒劳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组词】:慰劳。劳军(慰劳军队)。(6) 姓。

基本含义

勤奋努力,努力工作,不懈努力

勤劳的意思

勤劳 [qín láo]

1. 扰劳;辛劳。

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隋书》

[ pains; toil; ]

2. 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人之勤劳。——清·黄宗羲《原君》
千万倍之勤劳。
勤劳致富。

[ diligent; industrious; ]

3. 疲劳。

奔走可击;勤劳可击。——《吴子·料敌》

[ tired; fatigued; ]

4. 功劳。

多建勤劳。
未有勤劳。

[ contribution; credit; ]

勤劳 引证解释

⒈ 忧劳;辛劳。

《书·金縢》:“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清 孙枝蔚 《雨中大水决堤闻王幼华奔走堤上》诗:“贫苦原从昔,勤劳直至今。”

⒉ 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如:勤劳勇敢的 中国 人民;他有一双勤劳的手。

⒊ 犹疲劳。

《吴子·料敌》:“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

⒋ 指功劳。

《汉书·卫青传》:“陛下幸已益封臣 青,臣 青 子在繦褓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既无褒异,又不録勤劳,无乃过乎!”
《三国演义》第一〇七回:“吾祖父于国家多建勤劳,今 司马懿 何等匹夫,灭吾兄 曹爽 宗族,又来取我,早晚必思篡位。我仗义讨贼,何反之有?”


国语词典

勤劳 [qín láo]

⒈ 劳心尽力,辛勤劳苦。

《书经·无逸》:「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
《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

勤勉 勤奋 勤恳 勤苦

怠惰 懒怠 懒惰 懒散 嬉游 懈怠 逸乐

⒉ 泛指劳动的事。

《西游记·第三六回》:「我是这里扫地撞钟打勤劳的道人。里面还有个管家的老师父哩。」


勤劳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勤奋释义: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
    • 2.
      辛勤释义:辛苦勤劳:辛勤耕耘。
    • 3.
      勤快释义:手脚勤,爱劳动:手脚勤快。他们很勤快,天一亮,就下地干活。
    • 4.
      勤恳释义:勤劳而踏实:勤恳地劳动。勤勤恳恳地工作。
    • 5.
      勤勉释义:勤奋:工作勤勉。 勤勉学习。
    • 6.
      勤苦释义:勤劳刻苦:勤苦练习。 勤苦的生活。

勤劳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懒惰释义: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这人太懒惰了,在家里什么事都不愿意干。
    • 2.
      懒散释义:形容人精神松懈,行动散漫;不振作:他平时懒散惯了,受不了这种约束。
    • 3.
      懈怠释义:松懈懒惰:对工作尽心竭力,从不懈怠。
    • 4.
      怠惰释义:懒惰。
    • 5.
      逸乐释义:闲适安乐。
    • 6.
      嬉游释义:⒈见“嬉游”。⒉亦作“嬉游”。游乐;游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此辈者,数千百处。嬉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蒱酒渔猎,一切勿为。”宋 梅尧臣《野鸽》诗:“一日偶出羣,盘空恣嬉游。”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嬉游的童年过去了,于是你们一跃而成为我们祖国的精壮的公民。”
    • 7.
      懒怠释义:⒈懒惰。 ⒉没兴趣;不愿意(做某件事):身体不好,话也懒怠说了。

勤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2.
      不勤释义:⒈不勤劳,不劳苦。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⒉不尽,不穷竭。《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任继愈 注:“《淮南子·主术训》:‘力勤财匱’,勤,即‘尽’。”
    • 3.
      中华民族释义: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十二亿多人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 4.
      众人役役释义: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 5.
      佣直释义:亦作“佣值”。 受雇的工钱。《旧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德宗 以亲军委 白志贞。志贞 多纳豪民赂,补为军士,取其佣直,身无在军者,但以名籍请给而已。”《金史·世宗纪下》:“詔夹道三十里内被役之民与免今年租税,仍给佣直。”清 赵翼《山行杂诗》之二:“佣夫见官僱,知从宪府下。将我作奇货,佣直索高价。”孙中山《答<朝日新闻>记者》:“外洋资本家利 中国 人之勤劳而佣值廉也,遂向 中国 招工。”
    • 6.
      俛拾仰取释义: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 7.
      俭以养德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8.
      俭勤释义:节约而勤劳。
    • 9.
      倦勤释义:本指厌倦于勤劳的事。 后引申为天子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懒于从政或高官,将辞官告退。今比喻官吏自动辞职。
    • 10.
      傻二哥释义: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傻二哥,通过描写傻二哥在亲人与邻里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勤劳、善良、乐观、助人、爱憎分明的优秀品德,热情赞扬了那个时代所孕育的宝贵的人格精神。
    • 11.
      兀兀穷年释义: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 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 12.
      克俭克勤释义: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 13.
      克勤克俭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14.
      克勤释义:谓能勤劳。 《书·蔡仲之命》:“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宋 洪迈《容斋四笔·当官营缮》:“太祖 创业方十年,而圣意下逮,克勤小物,一至于此!”清 刘大櫆《芋园张君传》:“君天性克勤。”
    • 15.
      八议释义:中国古代刑法对于八种人予以特权的制度。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为辅佐皇帝的能人;“功”指有大功勋的人;“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两品以上的人;“勤”指勤劳之士;“宾”指国宾。这八种人犯死罪,不能直接定罪量刑,要上报朝廷,集体审议后再报请皇帝裁决。唯犯“十恶”罪则不适用此规定,即所谓“十恶不赦”。
    • 16.
      共勤释义:恭谨勤劳。
    • 17.
      典职释义:掌管政事。《史记·伯夷列传》:“尧 将逊位,让於 虞舜,舜 禹 之閒,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后汉书·章帝纪》:“司空 融 典职六年,勤劳不怠。”
    • 18.
      力劳释义:犹勤劳。
    • 19.
      力勤释义:勤劳;勤勉。
    • 20.
      力能胜贫释义: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勤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2.
      不勤释义:⒈不勤劳,不劳苦。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⒉不尽,不穷竭。《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任继愈 注:“《淮南子·主术训》:‘力勤财匱’,勤,即‘尽’。”
    • 3.
      中华民族释义: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五十六个民族,十二亿多人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 4.
      众人役役释义: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 5.
      佣直释义:亦作“佣值”。 受雇的工钱。《旧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德宗 以亲军委 白志贞。志贞 多纳豪民赂,补为军士,取其佣直,身无在军者,但以名籍请给而已。”《金史·世宗纪下》:“詔夹道三十里内被役之民与免今年租税,仍给佣直。”清 赵翼《山行杂诗》之二:“佣夫见官僱,知从宪府下。将我作奇货,佣直索高价。”孙中山《答<朝日新闻>记者》:“外洋资本家利 中国 人之勤劳而佣值廉也,遂向 中国 招工。”
    • 6.
      俛拾仰取释义: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 7.
      俭以养德释义: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8.
      俭勤释义:节约而勤劳。
    • 9.
      倦勤释义:本指厌倦于勤劳的事。 后引申为天子厌倦于政事的辛劳,懒于从政或高官,将辞官告退。今比喻官吏自动辞职。
    • 10.
      傻二哥释义: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傻二哥,通过描写傻二哥在亲人与邻里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勤劳、善良、乐观、助人、爱憎分明的优秀品德,热情赞扬了那个时代所孕育的宝贵的人格精神。
    • 11.
      兀兀穷年释义: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 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 12.
      克俭克勤释义: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 13.
      克勤克俭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14.
      克勤释义:谓能勤劳。 《书·蔡仲之命》:“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宋 洪迈《容斋四笔·当官营缮》:“太祖 创业方十年,而圣意下逮,克勤小物,一至于此!”清 刘大櫆《芋园张君传》:“君天性克勤。”
    • 15.
      八议释义:中国古代刑法对于八种人予以特权的制度。 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亲”指皇室一定范围的亲属;“故”指皇帝的故旧;“贤”指朝廷认为有德行的贤人君子;“能”指有大才,为辅佐皇帝的能人;“功”指有大功勋的人;“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两品以上的人;“勤”指勤劳之士;“宾”指国宾。这八种人犯死罪,不能直接定罪量刑,要上报朝廷,集体审议后再报请皇帝裁决。唯犯“十恶”罪则不适用此规定,即所谓“十恶不赦”。
    • 16.
      共勤释义:恭谨勤劳。
    • 17.
      典职释义:掌管政事。《史记·伯夷列传》:“尧 将逊位,让於 虞舜,舜 禹 之閒,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后汉书·章帝纪》:“司空 融 典职六年,勤劳不怠。”
    • 18.
      力劳释义:犹勤劳。
    • 19.
      力勤释义:勤劳;勤勉。
    • 20.
      力能胜贫释义: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勤劳造句

1.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2.他俩一个勤劳致富,一个好吃懒做,如今日子过得可是天上人间了。

3.解放前,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4.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6.勤劳致富光荣,坐收渔利可耻。

7.所有的人都应该诚实、勤劳、扶老携幼。

8.她很勤劳,一天早出晚归,没有空闲的时间。

9.要想过好日子就得辛勤劳动,不要去指望什么时来运转。也作“时来运旋”、“时来运来”。

10.这部书稿是他十几年辛勤劳动的成果,竟然毁于一旦。

11.老先生勤劳一生,家中环堵萧然,什么也没有。

12.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摆脱了等米下锅的窘况。

13.这群勤劳的山民,个个面有菜色。

14.小明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也很勤劳

15.春风像妈妈那双勤劳的手似地抚摸着小草。

16.勤劳就是劳动者质朴的本质。

17.勤劳就是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18.秋风天像一位勤劳的农民,脸上有了春和夏岁月的雕刻,却挂满了收获的喜悦。

19.那一片片火红的高粱穗子缀满了圆饱饱的珍珠一样的果实,在微风中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

20.秋天像勤劳的农民,为我们送来丰收的果实。

勤劳(qinl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勤劳是什么意思 勤劳读音 怎么读 勤劳,拼音是qín láo,勤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勤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