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剗释义:⒈亦作“一剷”。 一概;全部。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许多财礼,一剗是好金银。”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四折:“我这里凝眸望,元来是文官武职,一剗地济济蹌蹌。”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怎么门前也没人扫,一剗的长起青苔来。”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你看这宅前院后不沾尘,画阁兰堂一剷新。”《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怎么那来路一剗都是高山陡壁,全无路径?”⒉一味,总是。元 卢挚《朱履曲·天宁北山禅老招饮》:“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儂一剗心邪。”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那厮不识亲疎,不辨
- 2.
一般般释义:⒈谓多种多样。唐 方干《海石榴》诗:“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须臾饮食如法,一般般滋味,肉食难压。”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今日个画堂春暖宴佳宾,舞东风落红成阵,摆设的一般般殽饌美,酬酢的一个个綺罗新。”⒉一样,相同。唐 罗隐《下第作》诗:“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这婆婆説的那生时年纪,和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一般般的。”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便一似生箇身外身,一般般两箇佳人。”
- 3.
丑妇家中宝释义:谚语。 意为丑陋的妻子安分守己,不易招惹是非。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你抛撇了这丑妇家中宝,挑踢着美女家生哨。”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四折:“常言道丑妇家中宝,休贪他人才精精细细怜怜悧悧能言快语不中。”
- 4.
业骨头释义:犹言业身躯。 多用于老年。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为儿女担忧鬢已丝,为家貲身亡心未死,将这把业骨头常好是费神思。”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三折:“不争剖开亡父新坵塚,不教人唾駡微臣业骨头,勋业都休。”
- 5.
严凝释义:⒈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⒉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⒊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⒋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
- 6.
中使释义:⒈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园 騶密约勑,号曰‘中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张铣 注:“天子私使曰中使。”唐 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忽见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师 决国计。”⒉顶用,好用。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好孩儿也,这钱直恁般中使!”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您孩儿往常不听叔叔的教训,今日受穷,纔知道这钱中使,我省的了也。”
- 7.
乾落得释义:枉然。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久以后成人不成人,是在于他,父母怎管的他到底。老兄这般焦心苦思,也是乾落得的。”
- 8.
兜搭释义:⒈亦作“兜答”。 曲折,崎岖。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路兜答,人寂寞,山势恶险峻嵯峨。”⒉麻烦,周折。《水浒传》第八回:“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的这缘故,倘使有些兜搭,恐不方便。”明 汤显祖《紫钗记·哭收钗燕》:“冤家,真个无差。好些时肉跳心惊,这场兜答。”⒊难对付,多心眼。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这老儿可有些兜搭难説话。”《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打紧他公公难理会,不比等闲的,婆婆又兜答。”⒋犹勾搭。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贪和你书生打话,畅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
- 9.
千年调释义:⒈长远之计。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想着这半世勤劳,也枉做下千年调。”《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狗!老私窠!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永世用不着儿孙。”⒉词牌名。双调,仄韵。宋 辛弃疾 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 辛 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
- 10.
又道是释义:俗语。 多用于第二次引用谚语、格言之前。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贤士差矣,却不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又道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11.
只古里释义:只顾,只管;一味地。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只古里聒絮,我知道了也。”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堪恨这两个薄劣种,现世的不成才,只古里向咱家咱家取索,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为甚么只古里裸袖揎拳无事哏!”
- 12.
可便释义:⒈便,就。 可,助词,无义。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但要你用心儿把守得安然,你可便只愁陞,不愁贬。”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我如今收拾些金银财宝,悄地交付了你,可便先到 洛河 边,寻下一隻小船。”⒉犹言可要。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誓将那鲸鯢来尽吞,只将这边关守紧,你可便捨一腔热血报明君。”⒊岂能。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虽然道贫穷富贵生前定,不倈,喒可便稳坐的安然等?”⒋戏曲衬字,无义。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则俺那青春子,何年可便甚日回?”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 13.
堂印释义:⒈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 唐 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唐 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 并州,将相兼权是 武侯。”参见“堂老”。⒉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清 郝懿行《证俗文·赌博》:“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 14.
堂老释义:⒈唐宰相治事之所为政事堂,亦称中书堂,故宰相彼此尊称为堂老。⒉谓母亲。见清翟灏《通俗编·称谓》。
- 15.
小哥释义:⒈对少年或年轻男子的客气称呼。 元 乔吉《失题》曲:“问小哥,你省么?拍手笑呵呵。”《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 留着他母子两个吃了早饭,牵出一条水牛交与 王冕,指着门外道:‘……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镜花缘》第二十回:“只见有个牧童,身穿白衣,手拿器械,从路旁走来。唐敖 上前拱手道:‘请问小哥,此处是何地名?’”林海音《城南旧事·兰姨娘》:“‘嘿’的一声,吓我一跳,原来是 施 家的小哥。”⒉对年轻的官僚子弟的尊称。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他老子在那里做官来?他也是小哥?”《红楼梦》
- 16.
小大哥释义:对年轻男子的敬称。 亦用以称自己的儿子。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小大哥,报復去,道有 翠哥 来见叔叔。”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 张正义 ]:‘小大哥在看街楼上,安排果卓,请俺两口儿赏雪饮酒。’……[ 张孝友 云]:‘父亲母亲,你看这雪景甚是可观,孩儿在看街楼上,整备一杯,请父亲母亲赏雪咱。’”
- 17.
怎麽释义:⒈犹如何。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怎么人家夫人娘子,喫得如许多饭食?”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你如今待怎么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事已败露至此,却怎么了?我不如死休!”刘半农《母的心》:“唉,怎么好?我可当真的疲劳了!”⒉犹言干什么。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你唤我怎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银匠説这是些假银,要他怎么?”⒊犹言无论如何。华山《山中海路》:“门口站着一个花白胡子的牧人,久经风霜的红脸膛闪动着一双深陷的眼睛,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辛雷《一个爱说梦话的人
- 18.
投托释义:⒈亦作“投託”。投靠托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箇。”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扬州奴 到街市上投託相识去了。”《三国演义》第三五回:“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欲来投托。”⒉投胎托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等与诸郎君原无前缘,故此前来告别,往某县某村 王 姓某者投托。”
- 19.
杂麪释义:亦作“杂麵”。用绿豆、小豆等粉制成的面条。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就着这五百钱买些杂麪你便还窰去。”《红楼梦》第六五回:“你用不着和我花马掉嘴的,偺们‘清水下杂麵--你喫我看’!”
- 20.
死丕丕释义:元 代俗语。 静止不动的样子。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自从俺父亲亡过十年光景,只在家里死丕丕的閒坐,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