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抄白 抄白的意思
chāobái

抄白

简体抄白
繁体
拼音chāo bái
注音ㄔㄠ ㄅ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āo,(1) 誊写,照原文写。【组词】:抄本。抄写。抄袭。传抄。(2) 搜查而没收。【例句】:抄没(mò)。抄家。抄斩。(3) 走简捷的路。【组词】:抄近。抄小道。包抄。(4) 同“绰”。

bái,(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15) 姓。

基本含义

指在表演或比赛中,抄袭别人的作品或技艺,并以为己有。

抄白的意思

抄白 [chāo bái]

1. 公文的抄本或副本。

3. 抄录。

抄白 引证解释

⒈ 公文的抄本或副本。

《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⒉ 抄录。

《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
《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
《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国语词典

抄白 [chāo bái]

⒈ 官方文书的抄本或副本。

《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三年前出了宋江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⒉ 抄写、抄录。

《西游补·第四回》:「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


抄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勾捉释义:逮捕;追捕。《元典章·兵部三·使臣拷打站官》:“使臣 忽赤兀歹 为河东军人勾当,将 利津 县尹 陈克 拷打伤身死。勾捉 忽赤兀歹 等官取问,间钦遇詔书释放了当。”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一折:“自家姓 何,何宗立 的便是。秦太师 钧命,教 西山 灵隐寺 勾捉呆行者去。”《水浒传》第二一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凴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
    • 2.
      抄白释义:⒈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⒉抄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 3.
      文帖释义:公文。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 建炎 ﹞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 听了,便行下文帖,到 遂州 去,要取 方义 尉 吴保安 为管记。”
    • 4.
      閲看释义:阅读;阅览。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伏愿皇上乾纲独断,迅赐施行。并请将此摺发交 惠亲王、惇亲王、醇郡王 等公同閲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 尹先生 听了,便从靴掖儿里寻出一张抄白的通行上諭,递给 邓九公 送给姑娘閲看。”鲁迅《书信集·致萧军》:“以《文学》的投稿之多,是应该有多人阅看,退还的。”

抄白(chaob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抄白是什么意思 抄白读音 怎么读 抄白,拼音是chāo bái,抄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抄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