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侯 [dìng yuǎn hóu]
1. 东汉班超的封号。班超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定远侯。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唐王昌龄《箜篌引》:“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定远侯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班超 的封号。
引班超 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
后奉使西域,立功,封 定远侯。事见《后汉书·班超传》。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唐 王维 《送平淡然判官》诗:“不识 阳关 路,新从 定远侯。”
唐 罗隐 《送秦州从事》诗:“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 定远侯。”
定远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定远侯释义:东汉 班超 的封号。班超 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閒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 定远侯。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唐 王昌龄《箜篌引》:“何用 班超 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唐 王维《送平淡然判官》诗:“不识 阳关 路,新从 定远侯。”唐 罗隐《送秦州从事》诗:“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 定远侯。”
- 2.
定远释义:东汉 班超 立功西域,封 定远侯。后人称为 班定远。定远 为其省称。北周 庾信《拟咏怀》之三:“不言 班定远,应为万里侯。”唐 杜审言《送和西蕃使》诗:“寧独锡和戎,更当封 定远。”宋 司马光《塞上》诗之一:“未得 西羌 灭,终为 大汉 羞。慙非 班定远,弃笔取封侯。”清 李渔《风筝误·蛮徵》:“请缨繫虏,昔年曾有 终军;投笔封侯,今日詎无 定远!”详“定远侯”。
- 3.
清核释义:⒈清核:彻底核实。 《明史·楚昭王桢传》:“子 华奎 幼,万历 八年,始嗣爵。卫官 王守仁 上告曰:‘远祖 定远侯 弼,楚王 楨 妃父也,遗瓌宝数十万寄 楚 帑,为嗣王侵匿。’詔遣中官清核。”⒉清覈:清查。清 李颙《四书反省录·论语下》:“惟有清覈豪霸隐占之田,俵给就近贫民,募垦荒田,量给牛种,许为永业。”
- 4.
燕颔释义:⒈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唐 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⒉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南朝 陈 徐陵《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唐 岑参《
- 5.
短后衣释义: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多为武士之衣。语出《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郭象 注:“短后之衣,为便於事也。”唐 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自逐 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辩证》:“凡説武人,多云衣短后衣……短后衣出《庄子·説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张素《寄明星》诗:“陈书几见虚前席,射猎空餘短后衣。”
- 6.
鷰颔释义:《后汉书·班超传》载:东汉 名将 班超 从小立大志,以取封侯,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建功立业,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后遂以“鷰頷”指立军功于异域之志。《梁书·元帝纪》:“岂直 燕 垂寒谷,积黍自温,寧可堕此玄苗,坐飡红粒,不植鷰頷,空候蝉鸣。”宋 王禹偁《允边上节度使入觐批答》:“况闻刁斗无声,烽烟罢警,足可别 云中 之巨镇,归日下之 长安,慰予鷰頷之思,遂尔 雁门 之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