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zuó, ◎ 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组词】:琢磨。雕琢(a.雕刻玉石等;b.过分地修饰文字,使人觉得不自然,如“琢琢之风不可长”)。琢刻。琢句。玉不琢,不成器。 ◎ 〔琢磨〕思索、考虑,如“他的话我琢琢了很久,不明白什么意思”(“磨”读轻声)。
mó mò,(1) 摩擦。【组词】: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2) 阻碍,困难。【例句】:磨难(nàn)。好事多磨。(3) 消耗,消灭。【组词】:磨损。磨耗。磨灭。(4) 拖延,耗时间。【组词】:磨缠。磨功夫。(1) 粉碎粮食的工具。【组词】: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组词】:磨面。磨米。磨豆腐。(3) 掉转。【例句】: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1. 琢和打磨玉石。
英[ cut and polish; ]
2. 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
英[ polish; ]
3. 思考;研究。
例这事我琢磨了很久。
英[ turn sth.over in one’s mind; ponder; ]
⒈ 雕刻和磨治玉、石。
引《荀子·大略》:“人之於文学也,犹玉之於琢磨也。”
《史记·礼书》:“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万年桥》:“明 严嵩 见其石色莹洁,琢磨工整而爱之。”
⒉ 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理,修饰诗文等。
引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斧藻至德,琢磨令范。”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元 王旭 《中和书院书记》:“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至德 以后, 贾至 等《早朝大明宫》诸作,互相琢磨,始觉尽善。”
⒊ 磨炼;折磨。
引《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安公子 此时经了那姑娘的这番琢磨,脸儿也闯老了,胆子也闯大了,也来帮着 张老 搬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穷苦的生活又能琢磨出倔强的性情。”
沙汀 《淘金记》十六:“而他的全部神气,使人感觉到人世间一切罪恶的享受,以及痛苦,已经把他琢磨到了麻痹的地步。”
⒋ 思索,考虑。
引老舍 《赵子曰》第十四:“好极了,你算把古人的举动态度琢磨透了!”
《花城》1981年第6期:“他话中的意思,我当然可以琢磨出来!”
⒈ 雕琢和磨制玉石。
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七·委羽山》:「洞之侧产方石,周正光泽,五色错杂,虽加琢磨,殆不是过。」
近砥砺 雕琢
⒉ 比喻对品德或文章不断精益求精。
引《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
⒊ 思索、研究。
例如:「他琢磨了一夜,终于把问题想通了。」
1.这件事你要仔细琢磨,用点心机,否则水尽鹅飞,后悔莫及。
2.学技术得靠琢磨,久而久之,自然熟能生巧。
3.这则格言,初看起来普通平常,仔细琢磨其味无穷。
4.他们两人共同承担了一个科研课题,切磋琢磨,进展甚快。
5.大家在一起,切磋琢磨,可以相互提高。
6.能常和同学们切磋琢磨,学业会进步更快。
7.两国科学家聚在一起,切磋琢磨。
8.我们常常在球场切磋琢磨,球技因此而精进不少。
9.这个人性格多变,反复无常,与他办事,很难琢磨。
10.这种事就是要仔细琢磨,暴虎冯河怎麽成?
11.他的脾气如白云苍狗一样,总让人琢磨不定。
12.细细琢磨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运用逻辑思维仔细推敲,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破案。
13.时间像大海沉默寡言深邃无边却难以琢磨。
14.时间像大海沉默寡言深邃无边却难以琢磨,时间像鱼飞速滑过留下活力却不留痕迹,时间象酒越老越有味道。
15.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缎子。
16.时间像大海沉默寡言深邃无边却难以琢磨,时间像鱼飞速滑过留下激情却不留痕迹,时间象酒越老越有味道。
17.天上的云真奇啊,一会儿变成牛,一会儿变成羊,谁也琢磨不透他待会儿会变成什么来和你碰面;天上的云真多啊,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厚的薄的,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天空中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像是要把天空填满似的;天上的
18.这道题有几种解法?请同学们琢磨琢磨。
19.这几天林老师不断琢磨,怎样才能提高班级学习质量呢?
20.队长的一席话,我琢磨了半天才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