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组词】:九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组词】: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 九州。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
⒈ 九州。参见“九州”。
引《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毛 传:“九有,九州也。”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前蜀 贯休 《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 尧 日,浪死虚生亦非一。”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茫茫九有古 禹 域,南北东西尽戎狄。”
⒉ 佛教语。指众生轮回之三界九地。
引唐 王勃 《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明 陈士元 《象教皮编·名教》:“九有者,四禪、四定为八地,合欲界一地为九有也,因果不忘,故名为有。”
⒈ 九州。借指全中国。
引《诗经·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
⒉ 佛教指轮回众生所处的九种境界。
引唐·王勃〈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