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道 高道的意思
gāodào

高道

简体高道
繁体
拼音gāo dào
注音ㄍㄠ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高尚的道德境界和行为准则。

高道的意思

高道 [gāo dào]

1. 崇高的德行。

3. 道行高深的道士。

高道 引证解释

⒈ 崇高的德行。

唐 姚鹄 《寄赠许璋少府》诗:“若説君高道,何人更得如。”

⒉ 道行高深的道士。

《红楼梦》第二八回:“任凴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


高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善若谷释义: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 2.
      上德若古释义: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
    • 3.
      上德若谷释义:出自老子《道德经》,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 4.
      上辈释义:⒈前辈,族中的上一代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因为这一门姻亲隔得远,我向来未曾会过的,只有上辈出门的伯叔父辈会过。”茅盾《三人行》十一:“我和他的上辈有点世谊。”⒉佛教语。“三辈”之一,谓弃欲出家,以较高道行而往生西方净土的一类信徒。《无量寿经》卷下:“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捨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 5.
      五百罗汉释义:佛教语。 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
    • 6.
      圣人忘情释义: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 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 7.
      垂帷释义: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 借指专心读书或写作。语出《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晋 束晳《读书赋》:“垂帷帐以隐几,披紈素而读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结虑司契,垂帷制胜。”唐 王维《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诗:“自尔厌游侠,闭户方垂帷。”
    • 8.
      墱道释义:有台阶的登高道路。
    • 9.
      徘翔释义:盘旋飞翔。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三》:“《高道传》言:天宝 十三年重阳日,明皇 猎於 沙苑,云间有孤鹤徘翔,上亲射之,其鹤带箭翥于西南。”
    • 10.
      科防释义: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繒缴充蹊,坑穽塞路。”《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高道穆 上表以为……此乃因循有渐,科防不切,朝廷失之,彼復何罪!”
    • 11.
      达德释义:⒈通行不变的道德。⒉大德;极高的道德。⒊荐举有德者。⒋谓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 12.
      达节释义:⒈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杨伯峻 注:“最高道德为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而俱合于节义。”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论》:“夫能与造化推移,而不以哀乐为心者,达节之人也。”唐 韩愈《通解》:“今之人以一善为行,而耻为之,慕达节而称夫通才者多矣。”⒉明达世情;识时务。《魏书·阳尼传》:“体源究道,归圣哲兮。随化委遇,能达节兮。”元 范梈《散步还南轩》诗:“嵇康 本达节,竟受薄俗嗤。”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自古识时达节之士,功名而外无容心。”
    • 13.
      进德修业释义:修业:推广、扩大功业。 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 14.
      连楹释义:⒈楹柱一根接一根。形容建筑物华美宽敞。唐 李绅《东武亭》诗:“緑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明 高道素《上元赋》:“若夫通衢广肆,大邑都城,层楼叠观,复柱连楹。”清 顾禄《桐桥倚棹录·寺院》:“郡人神之,乃度地立庙,连楹曲廊,有庭有堂。”⒉充满房室。喻多。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鉅帙类书,咸会萃焉……虽连楹丽栋,蒐其奇秘,百不二三。”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二百年来,通儒辈出,述作连楹。”
    • 15.
      道不远人释义:“道”就是《中庸》中所指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道不远人意即此“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正心诚意修炼而成此道,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
    • 16.
      道德教育释义: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 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17.
      阿曲释义:⒈阿谀随顺。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建武 二十四年(48年),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⒉谓诬妄不实。《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⒊偏袒回护。《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宋 苏洵《
    • 18.
      风鲠释义:谓风骨鲠直。 《魏书·高道悦传》:“道悦 资性忠篤,禀操贞亮,居法树平庸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鯁,朕实嘉其一至,謇諤之诚,何愧 黯 鲍 也。”

高道(gao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道是什么意思 高道读音 怎么读 高道,拼音是gāo dào,高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