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贼 [bì zéi]
1. 犹避寇。
避贼 引证解释
⒈ 犹避寇。
引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避贼之理,莫如速逃。”
唐 杜甫 《彭衙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明史·奸臣传·马士英阮大鋮》:“而 福王 由崧、潞王 常淓 俱避贼至 淮安。”
清 孙枝蔚 《忆昔》诗:“忆昔避贼 四险堡,天黑崖深愁脚倒。”
避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农种释义:犹耕种。唐 元稹《告畲竹山神文》:“通 民毕赋,用其闲餘,夹津而南,开山三十里,为来年农种张本。”《金史·世宗纪上》:“招諭盗贼或避贼及避徭役在他所者,并令归业,及时农种。”
- 2.
寓治释义:谓将官署设在外地,不在原辖地区。 《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遂移牒留守 韦陟 使帅 东京 官属西入 关,牒 河南 尹 李若幽 使帅吏民出城避贼,空其城……於是 郑 滑 等州相继陷没,韦陟、李若幽 皆寓治於 陕。”
- 3.
懦小释义:懦弱胆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疆起义清方档案》:“强悍者则引贼东向,懦小者亦避贼东趋。”
- 4.
春暄释义:春暖。亦指春暖之时。南朝 宋 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雨零露湛,冬暖春暄。”《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唐 孔颖达 疏:“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宋 曾巩《与杜相公书》:“春暄,不审尊候如何,伏惟以时善保尊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望陛下远避贼锋,俟春暄,破之不难。”
- 5.
细马释义:⒈骏马。 《北史·白建传》:“三年,突厥 入境,代 忻 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疋,在 五臺山 北 栢谷 中避贼。”《新唐书·百官志三》:“﹝诸牧监﹞每岁孟秋,羣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於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水浒传》第一一九回:“若有人活捉得 方腊 的,高官任做,细马拣骑。”⒉指小马。唐 李白《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吴 姬十五细马驮。”宋 苏轼《临江仙》词:“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清 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詔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