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 [fù chē]
1. 皇帝的从车。
2. 谓帝婿。
4. 清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
副车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的从车。
引《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 东游, 良 与客狙击 秦皇帝 博浪沙 中,误中副车。”
司马贞 索隐:“《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
《隋书·礼仪志五》:“俗人名曰五帝车者,盖副车也。”
清 沉绍姬 《咏古》:“为报 韩 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
⒉ 谓帝婿。
引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副车弟尝得 太祖 赐后詔一以藏之。”
宋 岳珂 《愧郯录·国初宫禁节料钱》:“副车,盖 絛 谓其弟 鞗,尚 徽宗 女 茂德帝姬 云。”
⒊ 清 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参见“副榜”。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陶 下科中副车,寻贡。遂灰志前途,隐居教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相隔三十餘年,闻其子 鼎,中庚子副车。”
国语词典
副车 [fù chē]
⒈ 天子的从车。
引《礼记·少仪》:「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
汉·郑玄·注:「贰车、佐车,皆副车也。」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⒉ 旧时乡会试的副榜贡生。
引《聊斋志异·卷九·于去恶》:「陶下科中副车,寻贡。遂灰志前途,隐居教弟。」
副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舆大夫释义:指主管诸侯副车的七大夫。春秋 时,侯伯出行有副车七乘,每车有一大夫主管,故称。《左传·僖公十年》:“郤芮 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 丕郑、祁举 及七舆大夫:左行 共华、右行 贾华、叔坚、騅顓、纍虎、特宫、山祁。”孔颖达 疏:“《周礼·大行人》云:‘侯伯七命,贰车七乘。’贰即副也。每车一大夫主之,谓之七舆大夫。”一说指主管兵车的舆帅七人。孔颖达 疏引 服虔 云:“上军之舆帅七人,属 申生 者。”亦省作“七舆”。北周 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二:“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 2.
二乘释义:⒈即贰乘。副车。⒉佛教语。一般。包括声闻乘与缘觉乘。
- 3.
五帝车释义:见“五时副车”。
- 4.
五时车释义:见“五时副车”。
- 5.
五时副车释义:古代随从帝王车驾的五色副车。亦称“五时车”、“五帝车”。
- 6.
佐车释义:古代天子诸侯用于征战、田猎的副车。《礼记·少仪》:“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郑玄 注:“贰车佐车,皆副车也。朝祀之副曰贰,戎猎之副曰佐。”《左传·成公二年》:“丑父 使公下,如 华泉 取饮。郑周父 御佐车,宛茷 为右,载 齐侯 以免。”参阅 清 孙诒让《周礼正义·夏官·田仆》。
- 7.
倅车释义:副车。
- 8.
元宝梁释义:“副车架”的概念,是常常在车书中出现的新型名词。
- 9.
兼乘释义:⒈两辆车。谓每车备一副车。⒉指多辆车。
- 10.
副车释义:⒈皇帝的从车。 《史记·留侯世家》:“秦皇帝 东游,良 与客狙击 秦皇帝 博浪沙 中,误中副车。”司马贞 索隐:“《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属车即副车,而奉车郎御而从后。”《隋书·礼仪志五》:“俗人名曰五帝车者,盖副车也。”清 沉绍姬《咏古》:“为报 韩 仇奋一椎,副车虽误亦雄哉!”⒉谓帝婿。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副车弟尝得 太祖 赐后詔一以藏之。”宋 岳珂《愧郯录·国初宫禁节料钱》:“副车,盖 絛 谓其弟 鞗,尚 徽宗 女 茂德帝姬 云。”⒊清 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于
- 11.
副马释义:⒈驾天子副车之马。《后汉书·明帝纪》“駙马都尉”唐 李贤 注引《前书》曰:“掌天子之副马。駙,副也。”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因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其来尚矣,可得言焉。”⒉骑兵部队中备乘之马。《魏书·张衮传》:“太祖 令 袞 问诸部帅,若杀副马,足三日食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马。”
- 12.
后车释义:⒈副车,侍从所乘的车。《诗·小雅·绵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郑玄 笺:“后车,倅车也。”陆德明 释文:“倅,七对反,副车。”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託乘於后车。”清 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诗:“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託后车。”⒉后继之车。《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夫 三代 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后因以为鉴诫之义。唐 张继《读峄山碑》诗:“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宋 司马光《颜太初杂文序》:“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
- 13.
后驾释义:副车。
- 14.
夹辂释义:帝王的副车。
- 15.
次车释义:副车。
- 16.
次辂释义:亦作“次路”。 副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享 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 子产 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杜预 注:“先路、次路皆王所赐车之总名。”
- 17.
袷辂释义:帝王的副车。
- 18.
贰乘释义:副车。
- 19.
贰广释义:诸侯的副车。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贰广,上之登 御 邢公,卢蒲癸 为右。”杜预 注:“贰广,公副车。”
- 20.
贰车释义:⒈副车。 《礼记·少仪》:“乘贰车则式,佐车则否。”郑玄 注:“贰车、佐车,皆副车也。朝祀之副曰贰,戎猎之副曰佐。”《左传·哀公二十年》:“公南楚 驂乘,使 华寅 乘贰车。”杜预 注:“公副车。”《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韦昭 注:“贰,副也。”⒉喻指副职。宋 苏轼《与姜唐佐秀才书》之六:“此怀甚惘惘,因见贰车,略道下恳。”宋 文同《回汉州四县官启》:“寻蒙詔章,许倅郡事,冒据贰车之委,慙当联邑之先。”元 王恽《江城子·为张同知寿》词:“争遣翱翔,犹是贰车。权满泛一杯添寿酒,悬斗印,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