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胥 子胥的意思

子胥

简体子胥
繁体
拼音zǐ xū
注音ㄗˇ ㄒ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xū,(1) 古代的小官。【组词】:胥吏。钞胥。(2) 全,都。【组词】:万事胥备。民胥然矣。(3) 蟹酱。【组词】:蟹胥。(4) 姓。

基本含义

指忠诚、忠心耿耿的人。

子胥的意思

子胥 [zǐ xū]

1. 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后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子胥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楚 大夫 伍员 的字。 楚平王 杀其父 奢 兄 尚,其经 宋 郑 入 吴,助 阖庐 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 楚国,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吴王 夫差 时,因力谏停止攻 齐,拒绝 越国 求和,而渐被疏远。后 夫差 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

《庄子·盗跖》:“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此诗人所以伤而作, 比干 子胥 遗身而忘祸也。”
唐 李白 《行路难》诗:“子胥 既弃 吴 江上, 屈原 终投 湘水 滨。”
明 许自昌 《水浒记·义什》:“那区区保正,真成一掷赌乾坤。效渔人纵 子胥 星奔,驱驰传信,早见马足起红尘。”
杨超 《就义诗》:“留得 子胥 豪气在,三年归报 楚王 仇!”


子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尺释义:⒈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汉 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 天山勇,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⒉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子贡 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王僚 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唐 孟郊《秋怀》
    • 2.
      上仓释义:⒈同“上苍”。《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上仓儻若逆人心,不免此处生留难。”⒉同“上苍”。入库。
    • 3.
      下濑船释义: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汉书·武帝纪》“甲 为下瀨将军”唐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瀨,湍也。吴、越 谓之瀨,中国谓之磧。《伍子胥书》有下瀨船。”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絮飞春减不成年,老境同乘下瀨船。”
    • 4.
      下知地理释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自《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形容学问广博,无所不知。
    • 5.
      不吉释义:⒈不善。《书·盘庚中》:“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孔 传:“不善不道谓凶人。”⒉不吉利。《左传·僖公四年》:“初 晋献公 欲以 驪姬 为夫人,卜之,不吉。”《史记·伍子胥传》:“随 人卜与王於 吴,不吉。”巴金《将军集·月夜》:“阿李 也很激动,他感到了一个不吉的预兆。”
    • 6.
      专愎释义:专擅执拗。 《史记·伍子胥列传》:“子胥 专愎强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资治通鉴·晋惠帝永熙元年》:“骏 为政,严碎专愎,中外多恶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张方二相》:“嘉靖 议礼诸臣,其最专愎者,无如 张萝峰。”
    • 7.
      专诸释义:春秋 时刺客。吴国 堂邑(今 江苏省 六合县)人。伍子胥 知 吴 公子 光 欲杀 吴王僚 以自立,乃荐 专诸 于 光。吴王僚 十二年,光 伏甲士而具酒请王 僚,使 专诸 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 僚。僚 立死,左右亦杀 专诸。公子光 出其伏甲尽灭王 僚 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 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专诸,《左传》作“鱄设诸”,或作“剸诸”、“鱄诸”。
    • 8.
      东驴西磨,麦城自破释义:相传 春秋 吴 伍子胥 造 驴 磨 二城,自东、西两方夹攻 楚国 的 麦城,克之。驴 磨 二城旧址在今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沮水》:“传云:‘子胥 造 驴 磨 二城,以攻 麦 邑。’即谚所云‘东 驴 西 磨,麦城 自破’者也。”按,旧时多用驴拉磨磨麦,故有此谚。
    • 9.
      乃今释义:⒈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金 元好问《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作诗一笑君应闻。”清 方苞《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⒉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 10.
      九丑释义:⒈九种视为丑恶的行为。 《逸周书·大匡》:“昭明九则,九丑自齐。”《逸周书·文政》:“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转,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舋。”⒉指禁忌之凶日。《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子胥 曰:‘今年七月辛亥……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而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渰死了的。”⒊指凶神恶煞。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罗
    • 11.
      亡珠释义:《韩非子·说林上》:“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后用为随机应变的典实。
    • 12.
      人定胜天释义:指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史记·伍子胥列传》:“人众者胜天。”《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 人定:人谋,人的智慧和力量。
    • 13.
      伍子涛释义:相传 吴国 的 伍子胥 遭佞臣陷害,被 吴王 夫差 逼令自杀,并将其尸体装入革囊,抛入江心,伍 尸气若奔马,流向大海。后遂以“伍子涛”指怒涛。
    • 14.
      伍胥潮释义:语出《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 乃取 子胥(伍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 江 中……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后因以“伍胥潮”谓怒潮。
    • 15.
      伍胥释义:⒈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黄帝 攻 蚩尤,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问之。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宋 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⒉指 伍子胥。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 16.
      伍相释义:指 伍子胥。
    • 17.
      倒行逆施释义:《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 18.
      前知释义: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胥(伍子胥)为人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治拜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寃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序》称 天祐 元年,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今百书遂无存者,则 贄 可谓前知矣。”《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他背地里合我説,妙玉 怎么前知,怎么参禪悟道,如今他遭此大难,
    • 19.
      包胥释义:即 申包胥,春秋 时 楚国 大夫。楚昭王 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 用 伍子胥 计攻破 楚国,他到 秦国 求救,在 秦 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 秦国 发兵救 楚。《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若子之言,则 包胥 宜致命於 伍员,不当哭於 秦 庭矣。”金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二:“精卫有冤填潮海,包胥 无泪哭 秦 庭。”清 蒋士铨《桂枝霜·完忠》:“始而学 包胥 哭庭,既而仿 尉佗 称帝。”庞树柏《朱舜水祠落成徵题敬赋》诗:“击檝常存 士雅 心,乞师独洒 包胥 泪。”
    • 20.
      千祀释义:千年。南朝 宋 谢瞻《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唐 柳宗元《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明 高启《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子胥(zix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胥是什么意思 子胥读音 怎么读 子胥,拼音是zǐ xū,子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