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壮族 壮族的意思
zhuàng

壮族

简体壮族
繁体壯族
拼音zhuàng zú
注音ㄓㄨㄤˋ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uàng,(1) 大,有力,强盛。【组词】: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2) 增加勇气和力量。【组词】: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组词】:壮族。壮锦。壮歌。

zú,(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组词】:族规。族长。家族。(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组词】:种族。(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组词】:民族。(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组词】:宗族。氏族。部族。(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组词】:芳香族。(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组词】:族灭。(7) 聚合,集中。【例句】:云气不待族而雨。

基本含义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壮族的意思

壮族 [zhuàng zú]

1.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西瓯”、“骆越”、“乌浒”、“俚”、“僚”,宋始称“撞”。后称为“僮族”,1956年改“僮”为“壮”。主要分布在广西,少数居住在云南、广东。人口近一千四百万。

壮族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西瓯”、“骆越”、“乌浒”、“俚”、“僚”, 宋 始称“撞”。解放后称为“僮族”,1956年改“僮”为“壮”。主要分布在 广西,少数居住在 云南、广东。人口近一千四百万。


国语词典

壮族 [zhuàng zú]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广西省,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省也有散居,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人口约一千五百四十八万。社会由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组成,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牧业。传统住屋形式为「干栏」,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大都兼通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和祖先,除此之外,亦见佛、道教的传布。在传统文献中有「獞族」、「撞族」、「僮族」的记载,这三个字的读音都是「壮」,是壮族的另称。也作「?族」、「僮族」、「撞族」。


壮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月三释义: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 2.
      中南释义:一般包括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五省区。 广义的还包括河南、江西两省。
    • 3.
      乌浒人释义:广西壮族先民的别称。
    • 4.
      二广释义:⒈春秋 楚国 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 注:“其君之戎谓 楚王 之亲兵戎车也。楚王 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帝分军为二广,追躡数十里,获 阿保机 之子。”⒉指 宋 代 广南西路 与 广南东路。即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与 广东省。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似此显见 曹成 未肯便赴行在,意欲侵犯二 广。”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胡蔓》:“二 广 有草生于山谷间,其名胡蔓草,以急水吞之
    • 5.
      京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9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兼通汉语文。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国外的京族人主要分布在越南。
    • 6.
      仡佬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4万(1990年)。分布在贵州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兼通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建有贵州省道真、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自治地方。
    • 7.
      仫佬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6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有本民族语言,多通汉语文和壮语。建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8.
      仲家释义:布依族和云南部分壮族的旧称。
    • 9.
      侬徭释义:指 北宋 时壮族首领 侬智高。
    • 10.
      僮锦释义:壮族妇女编织的锦。多以白色棉纱为经,彩色丝绒为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11.
      僮族释义: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 广西、云南、广东 等省。1965年改“僮族”为“壮族”。
    • 12.
      兴安释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
    • 13.
      勒脚歌释义:v壮族欢体民歌形式之一。 勒脚,壮语是复唱的意思。
    • 14.
      南宁市释义:别称邕(yōng)。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自治区南部邕江沿岸。人口92万(1997年)。湘桂铁路在此与南昆、南防铁路相接。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南湖、伊岭岩、青山等。
    • 15.
      南岭释义:绵亘于湖南、江西两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广东省北部的山地的总称。由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 16.
      取水释义:⒈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汉郑玄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唐韩愈《明水赋》:“聊设鉴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⒉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
    • 17.
      古木房释义:贵州沿河县木房在湖南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 18.
      合浦释义:古郡名。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又名 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宋 苏轼《示过》诗:“合浦 卖珠无復有,当年笑我泣牛衣。”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合浦、于闐,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 19.
      土戏释义:⒈土家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来凤一带。⒉壮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也叫壮族土戏。
    • 20.
      壮剧释义:⒈气势雄壮的舞台剧,喻壮观的事物或场面。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凡百年来种种之壮剧,岂有他哉……英雄哉当如是也。”茅盾《虹》十:“时代的壮剧,就要在这东方的 巴黎 开演。”巴金《神鬼人·鬼》:“我站在岸边,望着前面海跟风搏斗的壮剧。”⒉亦称“壮戏”。壮族戏曲剧种。按流行地区可分为 广西 壮剧与 云南 壮剧。由壮族山歌、说唱发展而成。

壮族(zhuang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壮族是什么意思 壮族读音 怎么读 壮族,拼音是zhuàng zú,壮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壮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