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族 [shì zú]
1. 旧指世代显贵的家族。
例世族之后。
英[a family of officials for generations;]
世族 引证解释
⒈ 原谓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
引语本《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列子·黄帝》:“子华 之门徒皆世族也。”
唐 韩愈 《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
清 唐甄 《潜书·鲜君》:“博征都邑,世族贵家,其子孙鲜有贤者。”
章炳麟 《哀韩赋》:“故野不可有乔木兮,国亦不可有世族。”
国语词典
世族 [shì zú]
⒈ 世代作官的家族。
引语本《左传·隐公八年》:「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世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附释义:两晋 南北朝 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
- 2.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3.
九品中正制释义: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制度。自曹魏开始,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废。
- 4.
代姓释义:犹世姓,指世族大姓。
- 5.
代官释义:指世族子弟为官者。
- 6.
令族释义:指名门世族。晋 陶潜《赠长沙公族祖诗》:“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唐 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爰有县令 柳边,河东 令族,大业 之年,来光上邑。”
- 7.
先猷释义:先世圣人的大道。语出《文选·班固〈幽通赋〉》:“謨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猷,道也。言人常当謨先圣人之道。”唐 韩愈《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宋 胡宿《禁内降诏》:“绍承骏烈,祗服先猷。”
- 8.
冠族释义:显贵的豪门世族。
- 9.
名门右族释义: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 10.
名门旧族释义: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 11.
四姓释义:⒈指四个姓氏。自汉以来,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如:东汉明帝时外戚有樊、郭、阴、马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三国蜀有焦、娄、孟、毛四姓(见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吴有朱、张、顾、陆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李善注);晋广陵郡有雷、蒋、谷、鲁四姓(见《晋书·刘颂传》);唐有崔、卢、李、郑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⒉南北朝世族,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谓之四姓。⒊泛指名门贵族。
- 12.
围田释义:⒈在洼地筑堤挡水护田。 元 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盖 江 淮 之间,地多藪泽,或濒水不时渰没,妨于耕种。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隄,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⒉指挡水围堤内的田地。章炳麟《定版籍》:“余尝闻 苏州 围田(吴 越 沃野,多称‘圩田’,本由围田,音误作‘圩’;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皆在世族,大者连阡陌。”⒊围占江湖淤滩为田。因与水争地,壅塞水道,常造成水害。《文献通考·田赋六》:“﹝ 淳熙 ﹞三年,监察御史 傅淇 奏:近臣僚奏陈围田湮塞水道
- 13.
孟姜释义:⒈春秋 时 齐 为 姜 姓,故称 齐 君之长女为 孟姜。 亦泛指世族妇女或美貌女子。《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 孟姜,洵美且都。”毛 传:“孟姜,齐 之长女。”《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明 徐复祚《投梭记·恣劫》:“如云女,如云女,颜如 孟姜;秦淮 里,秦淮里,宛如 濮上。”清 孙枝蔚《木槿》诗:“岂为 孟姜 色,须邀诗客夸。”⒉即 孟姜女。清 俞樾《小浮梅闲话》:“俗传 秦 筑 长城,有 范郎 之妻 孟姜,送寒衣至城下,闻夫死,一哭而城为之崩。”清 无名氏《孟姜女四季歌》:“冬
- 14.
岗头泽底释义: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 15.
式微释义:原为《诗经·邶风》篇名,借指国家或世族衰落,也泛指事物衰落:家道式微。 制造业日趋式微。
- 16.
族姓释义:⒈指同姓的亲族。 《书·吕刑》:“官伯族姓,朕言多惧。”孙星衍 疏:“族姓,谓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也。”《左传·昭公三十年》:“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归,将焉用自播扬焉?”《清会典·户部·户口》:“凡旗人立后,先兄弟之子,次从兄弟之子,次族姓。择昭穆相当者听立为后。”⒉指家族姓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 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⒊指世族大姓。《后汉书·独行传·陆续》:“陆续,字 智初,会稽 吴 人也。世为族姓。”《晋书·诸葛
- 17.
旧姓释义:指世族。
- 18.
桑中释义:⒈《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要我乎 上宫,送我乎 淇 之上矣。”朱熹 集传:“桑中、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章炳麟《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桑中之喜”。⒉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郭璞 注:“桑林之中。”⒊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
- 19.
素族释义:⒈犹寒门。与世族豪门相对。⒉累代世族。
- 20.
继宗释义:指宗族后代。明 张居正《杂著》:“使 始皇 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即有 刘 项 百辈,何能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