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旌旗 旌旗的意思
jīng

旌旗

简体旌旗
繁体
拼音jīng qí
注音ㄐㄧㄥ ㄑ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组词】: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2) 表扬。【组词】:旌表。

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基本含义

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旌旗的意思

旌旗 [jīng qí]

1.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旗帜的总称。

《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
汉 应瑒 《弈势》:“旌旂既列,权虑蜂。”
汉 枚乘 《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
三国 魏 曹植 《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
《宋书·谢晦传》:“旍旂相照,蔽夺日光。”
宋 刘过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土鲁番表文》:“旌旂闪烁,超越乎 墨乌戚尔。”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⒉ 借指军士。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白马金鞍从 武皇,旌旗十万宿 长杨。”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国语词典

旌旗 [jīng qí]

⒈ 旗子的通称。也作「旍旗」。

《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
《西游记·第四回》:「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

旗帜

⒉ 借指官兵、士兵。

唐·王昌龄〈青楼曲〉二首之一:「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旌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旗号释义:旧时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名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 2.
      旗子释义:用绸、布、纸等做成的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的标志,大多挂在杆子上或墙壁上。
    • 3.
      旗帜释义:⒈旗子:节日的首都到处飘扬着五彩缤纷的旗帜。⒉比喻榜样或模范:培养典型,树立旗帜。⒊比喻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等。

旌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旌释义:⒈指公、侯、伯三公。⒉三面旌旗。
    • 2.
      三麾释义: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杨士勋 疏:“五麾者,麋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诸侯三者,则云降杀以两,去黑黄二色。”
    • 3.
      临风释义:当风;迎风:旌旗临风招展。
    • 4.
      丹羽释义:⒈赤色的羽毛。 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⒉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5.
      九旒释义:⒈亦作“九斿”。 亦作“九游”。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⒉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⒊星名。
    • 6.
      云旍释义:⒈状如旌旗的云气。⒉像云一样多的旗。
    • 7.
      云旓释义:亦作“云梢”。绘有云彩的旌旗。
    • 8.
      云罕释义:旌旗。
    • 9.
      五卫释义:⒈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逸周书·大武》:“战有六厉、五卫、六庠、五虞……五卫: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四、明材摄士,五、明艺摄官。”⒉指 元 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元史·百官志二》:“至元 十八年,以 蒙古 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元 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之二:“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珮晓云端。”
    • 10.
      仙幢释义:⒈指天子车驾前的旌旗。 ⒉旧时送丧等用作导引的纸幡。
    • 11.
      仙旌释义: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 12.
      全羽释义:⒈完整的彩色鸟羽。 ⒉旌旗。指军队、甲士。
    • 13.
      再麾释义:一对旌旗。
    • 14.
      勒兵释义:⒈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⒉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
    • 15.
      千官释义: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唐 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鲁迅《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 16.
      危旌释义:高扬的旌旗。
    • 17.
      县旌释义:⒈亦作“县旍”。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⒉悬挂旌旗。喻标榜。⒊指进军。
    • 18.
      古剌剌释义:象声词。 旌旗飘动声。
    • 19.
      声章释义:金鼓和旌旗。
    • 20.
      夜色旖旎释义:夜色很美丽。旖旎,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旌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旌释义:⒈指公、侯、伯三公。⒉三面旌旗。
    • 2.
      三麾释义: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杨士勋 疏:“五麾者,麋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诸侯三者,则云降杀以两,去黑黄二色。”
    • 3.
      临风释义:当风;迎风:旌旗临风招展。
    • 4.
      丹羽释义:⒈赤色的羽毛。 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⒉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5.
      九旒释义:⒈亦作“九斿”。 亦作“九游”。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⒉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⒊星名。
    • 6.
      云旍释义:⒈状如旌旗的云气。⒉像云一样多的旗。
    • 7.
      云旓释义:亦作“云梢”。绘有云彩的旌旗。
    • 8.
      云罕释义:旌旗。
    • 9.
      五卫释义:⒈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逸周书·大武》:“战有六厉、五卫、六庠、五虞……五卫: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四、明材摄士,五、明艺摄官。”⒉指 元 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元史·百官志二》:“至元 十八年,以 蒙古 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元 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之二:“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珮晓云端。”
    • 10.
      仙幢释义:⒈指天子车驾前的旌旗。 ⒉旧时送丧等用作导引的纸幡。
    • 11.
      仙旌释义: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 12.
      全羽释义:⒈完整的彩色鸟羽。 ⒉旌旗。指军队、甲士。
    • 13.
      再麾释义:一对旌旗。
    • 14.
      勒兵释义:⒈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⒉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
    • 15.
      千官释义: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唐 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鲁迅《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 16.
      危旌释义:高扬的旌旗。
    • 17.
      县旌释义:⒈亦作“县旍”。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⒉悬挂旌旗。喻标榜。⒊指进军。
    • 18.
      古剌剌释义:象声词。 旌旗飘动声。
    • 19.
      声章释义:金鼓和旌旗。
    • 20.
      夜色旖旎释义:夜色很美丽。旖旎,解释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旌旗造句

1.红叶散生在常绿林中,高大挺拔,如旌旗飘扬;纤细娟秀,撕鲜花般柔情;灿若云霞,宛如淋不灭的火焰。

2.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前进,日日精进。

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4.旌旗十万里,日倭浮梦闲。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旌旗蔽日,这是士兵用鲜血铸造着自己的荣誉,将军用生命换来一段段的传奇的战场。

7.国庆检阅,旌旗蔽日,歌声遏云,那场面可气派啦!

旌旗(ji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旌旗是什么意思 旌旗读音 怎么读 旌旗,拼音是jīng qí,旌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旌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