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瑞 [bān ruì]
1. 颁还瑞玉。
3. 颁赐祥瑞。
班瑞 引证解释
⒈ 颁还瑞玉。
引《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蔡沉 集传:“颁还其瑞,以与天下正始也。”
《史记·五帝本纪》引此文,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五瑞,公侯伯子男所执,以为瑞信也。 尧 将禪 舜,使羣牧歛之,使 舜 亲往班之。”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商调曲》:“辑瑞班瑞,穆穆於 尧 门。”
⒉ 颁赐祥瑞。
引《南齐书·高帝纪上》:“凤书表肆类之运,龙图显班瑞之期。”
班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告至释义:⒈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孔 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 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⒉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唐 孔颖达 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
- 2.
神奸释义:⒈亦作“神奸”。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汉 王充《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清 顾炎武《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⒉奸诈狡猾的人。明 屠隆《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 燕 韩,部落连蕃 汉,包
- 3.
羣后释义:⒈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⒉泛指公卿。更多解释。⒊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书·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蔡沉 集传:“羣后,即侯牧也。”《汉书·韦贤传》:“庶尹羣后,靡扶靡卫。”颜师古 注:“庶尹,众官之长也;羣后,诸侯也。”⒋泛指公卿。《文选·张衡<东京赋>》:“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李善 注:“羣后,公卿之徒也。”《宋书·文帝纪》:“羣后百司,某各献讜言。”
- 4.
辑瑞释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后遂以“辑瑞”指会见属下的典礼。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既荷宠章,乃修覲礼,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復命于名藩。”明 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大狩纪》:“是以 尧 巡 丹水,舜 覲 南后,考其政教之跡,类帝怀神,辑瑞覲牧,礼问百年,归格艺祖,至为明备。”明 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一出:“当今 唐帝 禪位,虞帝 摄居,四凶既除,三苗 已格,卿云烂以呈祥,元首歌而拜手,兹当巡狩之后,正为辑瑞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