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候官 候官的意思
hòuguān

候官

简体候官
繁体
拼音hòu guān
注音ㄏㄡ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òu,(1) 等待。【组词】: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2) 看望,问好。【组词】:伺候。问候。(3) 时节。【组词】:时候。气候。候鸟。候虫。(4)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组词】:火候儿。症候。(5)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例句】:候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等待被任命为官员的人。

候官的意思

候官 [hòu guān]

1. 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赇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注:“魏太祖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有校事官,似北魏之候官,明之厂卫。”参见“候人”、“候者”。

候官 引证解释

⒈ 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1)占候之官。参见“候人”、“候者”。

《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
(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 《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賕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
胡三省 注:“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内外。”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卷七:“魏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 明 之厰卫。”


候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候释义:谓把犯人保出,在家等候官府传讯。
    • 2.
      候官释义: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都可称候官。 (1)占候之官。《汉书·王莽传下》:“又候官奏月犯心前星,厥有占,予甚忧之。”(2)执掌侦伺刺探情况的官员。《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候宫千数,重罪受賕不列,轻罪吹毛发举,宜悉罢之。”胡三省 注:“魏太祖 置候官,以伺察内外。”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七:“魏 有校事官,似 北魏 之候官,明 之厰卫。”参见“候人”、“候者”。
    • 3.
      候比释义:欠缴租赋者听候官府追索责罚。比,追比。清 张炳璿《癸未夏日即事感怀》诗:“租吏徧乡县,鋃鐺满署前,囊头人似鬼,候比日如年。”
    • 4.
      堂候释义:见“堂候官”。
    • 5.
      悟敏释义:思维敏捷。《梁书·王僧孺传》:“前 候官 令 东海 王僧孺,年三十五,理尚栖约,思致悟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 6.
      稘岁释义:周年。王闿运《皇中宪大夫候官陈君墓志铭》:“未及稘岁,遽闻弃养。”
    • 7.
      跟官释义:⒈旧时指跟随和侍候官员。《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妇人道:‘拙夫姓 韩,与小儿在衙门跟官,蚤去晚回,官身不得相会。’”《九尾龟》第二一回:“期满出来,浙江 住不得了,便挟着几年的积蓄,直到 苏州,要想寻条门路,依旧跟官。”⒉旧时指官员的随从。《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跟官、门皁、轿夫、吹手多要酒饭钱。”
    • 8.
      鹭堠释义:《魏书·官氏志》:“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鷺,取其延颈远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候官(hou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候官是什么意思 候官读音 怎么读 候官,拼音是hòu guān,候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候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