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学案 学案的意思
xuéàn

学案

简体学案
繁体學案
拼音xué àn
注音ㄒㄩㄝˊ 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àn,(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组词】: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组词】: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组词】: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例句】: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基本含义

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材料或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记录。

学案的意思

学案 [xué àn]

1. 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清黄宗羲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唐鉴有《国朝学案小识》。

学案 引证解释

⒈ 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 清 黄宗羲 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清 唐鉴 有《国朝学案小识》。


国语词典

学案 [xué àn]

⒈ 叙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并略加论断的书籍。如明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学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子释义:⒈夏 太康 昆弟五人。 《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 集注:“五子为 太康 昆弟五人。”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 太康 弟。游国恩《离骚纂义》引 王引之 曰:“五子,即 五观 也。”⒉指 宋 代的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清 何凌汉《宋元学案叙》:“余生於 濂溪 之乡,幼禀庭训,读 宋 五子书。”⒊谓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汉书·律历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颜师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
    • 2.
      名母释义:谓直呼母名。 《战国策·魏策三》:“宋 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 尧 舜,尧 舜 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 尧 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后用为谬妄的典实。清 黄宗羲《<明儒学案>原序》:“时风愈下,《兔园》称儒,实老生之变相;坊人诡计,借名母以行书。”
    • 3.
      周挚释义:至为真诚;至为笃厚。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唐 即以 眉公 书诵之,周 又为余诵之。始知 眉公 用情周挚,非世谊所及矣。”梁启超《卢梭学案》:“氏悯其年少气鋭,常为飢驱,又欲变化狷介之气质,恩遇周挚,若家人父子焉。”
    • 4.
      拥卫释义:保卫;护卫。 《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传》:“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 王安 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衞防维,安 亦不可谓无劳。”梁启超《霍布士学案》:“政府之权限,惟在保护国民之自由权,拥衞其所立之民约。”
    • 5.
      拥衞释义:保卫;护卫。 《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传》:“先帝青宫四十年,所与护持孤危者惟 王安 耳。即陛下仓卒受命,拥衞防维,安 亦不可谓无劳。”梁启超《霍布士学案》:“政府之权限,惟在保护国民之自由权,拥衞其所立之民约。”
    • 6.
      朱学释义:指 宋 代思想家 朱熹 的学说及其学派。 朱熹 发展了 北宋 二 程(程颢、程颐)的哲学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主张以天理克服人欲,提倡封建道德伦理。明 清 两代被尊为儒学正宗。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积衰时代》:“宋 学至 朱子 而集大成,於是 朱 学行数百年。”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第十四章:“朱 学与 浙东 学的根本不同地方,即是前者以哲学、义理为中心,后者以经济、政治为中心。”参阅 清 黄宗羲《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 7.
      正学释义: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 武帝 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异端》:“士君子莫不知崇尚正学,排斥异端。”明 宋濂《凝道记下》:“秦 汉 以来,正学失传。”宋 初 孙复、胡瑗、石介 以尊 孔子,崇《大学》《中庸》,排佛、道为正学。清 黄宗羲《宋元学案·泰山学案》:“宋 兴八十年,安定 胡先生、泰山 孙先生、徂徠 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 濂 洛 兴矣。”
    • 8.
      求正释义:⒈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⒉请求指正。明 宋濂《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明 李贽《答耿司寇》:“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侯外庐《<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
    • 9.
      统绪释义:⒈头绪;系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明 宋濂《丽水黄府君墓志铭》:“习‘五经’约知其説,尤深於《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清 恽敬《姚江学案书后一》:“若夫守陈腐之言,循迂僻之行,耳不闻先儒千百年之统绪,目不见士大夫四海之渊源。”⒉指皇室世系。宋 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上言,比者陛下皇子继天,宫坊虚位,立嗣之义,礼有明文,愿陛下深思祖宗统绪之重,歷选宗室宜为嗣者。”《明史·怀献太子见济传》:“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
    • 10.
      论敍释义:亦作“论叙”。论说。《周书·蔡祐传》:“承先 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敍。”宋 叶适《徐德操墓志铭》:“今 瑒 等所论敍信篤,固终始不懈其德矣。”梁启超《卢梭学案》:“其所谓紧要之一事,未及论敍,而 卢氏 遂卒。”
    • 11.
      诸种释义:⒈各个种族。《后汉书·马援传》:“十三年,武都 参狼羌 与塞外诸种为寇,杀长吏。”⒉各个品种。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稻工》:“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⒊各种,各样。梁启超《卢梭学案》:“盖人在邦国相待而为用,又有诸种之职各分任之。”
    • 12.
      醇疵释义:醇美与疵病,正确与错误。宋 韩淲《涧泉日记》卷下:“本朝之文,至此极盛矣。若论其学术,醇疵浅深,则付之学者评之。”明 方孝孺《答王仲缙书》之五:“使圣人之道世无知者,必待言而后明,犹当审其醇疵而后出之。”清 曾国藩《书学案小识后》:“其他鉅公硕学,项领相望,二百年来,大小醇疵,区以别矣!”

学案(xue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学案是什么意思 学案读音 怎么读 学案,拼音是xué àn,学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学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