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的意思
dàoxiūyǎng

道德修养

简体道德修养
繁体道德修養
拼音dào dé xiū yǎng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ㄒㄧㄡ ㄧㄤ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基本含义

指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遵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道德修养的意思

道德修养 [dào dé xiū yǎng]

1.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


道德修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敬释义: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 2.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3.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4.
      修齐治平释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略语。《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主张先进行内心道德修养,然后推广开来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进而由家及国的儒家理论。
    • 5.
      全和释义:谓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
    • 6.
      八九分人释义:道德修养接近完美的人。 《里语征实·卷中下》:“八九分:邵康节见司马温公忠、厚、友、悌、恭、俭、正、直曰:‘若此人者脚踏实地八九分人也。’”
    • 7.
      其言也善释义: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8.
      勑身释义:整饬己身。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 9.
      十六字心传释义:⒈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宋 儒把这十六字看作 尧、舜、禹 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任继愈 等《中国哲学史》第六篇第六章第四节:“朱熹 等认定这十六个字是 尧 舜 禹 三圣相传的道统的真传。以后 宋 儒称为‘十六字心传’。”参阅 宋 朱熹《中庸章句序》。⒉借指传家宝。《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如今就把这份衣鉢亲传给你,也算我家一个“十六字心传”了。’
    • 10.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释义: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
    • 11.
      君子慎独释义:“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 12.
      天爵释义:⒈天然的爵位。 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⒉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
    • 13.
      好修释义:喜爱修饰仪容。 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 14.
      德器释义:⒈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⒉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 15.
      德操释义:道德修养。
    • 16.
      德薄才鲜释义: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 17.
      思想品质释义:指一个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活动、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道德修养、品性、认识等实质。在一定的范围下,思想品质起着很大的作用。
    • 18.
      思想素质释义:指一个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活动、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道德修养、品性、认识等实质。
    • 19.
      慎德释义:注重道德修养。
    • 20.
      慎独释义: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道德修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敬释义: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 2.
      主静释义:宋 明 理学家的道德修养方法。渊源于古代儒家(《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并参杂佛、道的寂静无为思想。“主静”一语首由 周敦颐 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用未有天地以前的“无极”原来是“静”的,来证明人的天性本来也是“静”的,由于后天染上了“欲”,故须通过“无欲”工夫,以求达到“静”的境界(“无欲故静”)。以后它一直是理学的主要思想。
    • 3.
      依仁游艺释义:旧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以“仁”为依据,用六艺之教陶冶身心。 泛指从事道德修养和技艺的锻炼。
    • 4.
      修齐治平释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略语。《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主张先进行内心道德修养,然后推广开来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进而由家及国的儒家理论。
    • 5.
      全和释义:谓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
    • 6.
      八九分人释义:道德修养接近完美的人。 《里语征实·卷中下》:“八九分:邵康节见司马温公忠、厚、友、悌、恭、俭、正、直曰:‘若此人者脚踏实地八九分人也。’”
    • 7.
      其言也善释义: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8.
      勑身释义:整饬己身。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 9.
      十六字心传释义:⒈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宋 儒把这十六字看作 尧、舜、禹 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任继愈 等《中国哲学史》第六篇第六章第四节:“朱熹 等认定这十六个字是 尧 舜 禹 三圣相传的道统的真传。以后 宋 儒称为‘十六字心传’。”参阅 宋 朱熹《中庸章句序》。⒉借指传家宝。《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如今就把这份衣鉢亲传给你,也算我家一个“十六字心传”了。’
    • 10.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释义: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
    • 11.
      君子慎独释义:“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 12.
      天爵释义:⒈天然的爵位。 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⒉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
    • 13.
      好修释义:喜爱修饰仪容。 借指重视道德修养。《楚辞·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楚辞·离骚》:“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洪兴祖 补注:“皆言好自脩洁也。”
    • 14.
      德器释义:⒈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 ⒉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 15.
      德操释义:道德修养。
    • 16.
      德薄才鲜释义: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 17.
      思想品质释义:指一个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活动、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道德修养、品性、认识等实质。在一定的范围下,思想品质起着很大的作用。
    • 18.
      思想素质释义:指一个人的意识形态、思维活动、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道德修养、品性、认识等实质。
    • 19.
      慎德释义:注重道德修养。
    • 20.
      慎独释义: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道德修养造句

1.作家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文人无行的现象必须制止。

2.我们青年人应该提高道德修养,决不能为非作歹。

3.他很看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把名与利当作过眼云烟。

4.幽默是一门艺术,幽默是一种乐观的心态,幽默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要求。

5.在公共场合大呼小叫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行为。

道德修养是什么意思 道德修养读音 怎么读 道德修养,拼音是dào dé xiū yǎng,道德修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道德修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