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喘 气喘的意思
chuǎn

气喘

简体气喘
繁体氣喘
拼音qì chuǎn
注音ㄑㄧˋ ㄔㄨ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chuǎn, ◎ 急促地呼吸。【组词】:喘气。喘息。喘咳。苟延残喘。

基本含义

形容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的状态。

气喘的意思

气喘 [qì chuǎn]

1. “哮喘”的俗称。

[asthma;]

气喘 引证解释

⒈ 呼吸急促。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田鹏鸞 ﹞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 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
《水浒传》第一回:“﹝ 洪太尉 ﹞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
夏衍 《心防》第一幕:“﹝ 仇如海 ﹞坐下来,摸出手帕来揩汗,面色苍白,有点儿气喘。”

⒉ 医学名词。亦称哮喘。患者感觉呼吸时很费力,由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等引起。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


国语词典

气喘 [qì chuǎn]

⒈ 呼吸急促。

《三国演义·第九九回》:「时值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外,魏兵尽皆气喘。」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三人都不带得雨具,只得慌忙向前奔走,走得一个气喘。」

⒉ 由于支气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哮鸣、咳嗽的反复发作。如肺炎、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多有这种症状。


气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气不接下气释义: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2.
      乞丕丕释义:形容情急气喘的样子。
    • 3.
      剧气释义:气喘。
    • 4.
      吁吁释义:形容出气的声音:气喘吁吁。
    • 5.
      呼嗤释义:亦作“呼哧”。象声词。多形容哭声、气喘声等。
    • 6.
      喘乏释义:气喘困乏。
    • 7.
      喘咳释义:亦作“喘欬”。气喘咳嗽。
    • 8.
      喘喝释义:气喘有声。
    • 9.
      喘嗽释义:气喘咳嗽。
    • 10.
      喘证释义: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
    • 11.
      喘逆释义:气喘而呼吸不顺畅。
    • 12.
      喘鸣释义:气喘急而喉鸣。
    • 13.
      坎炁释义:中药上指干燥的脐带,用来治肾虚气喘等。
    • 14.
      底气释义:⒈指人体的呼吸量:底气不足,爬到第三层就气喘了。 他底气足,唱起歌来嗓音洪亮。⒉泛指气力或劲头: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教师们干工作的底气更足了。
    • 15.
      开奬释义:⒈开导奖励。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每至 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覩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奬。”王利器 集解:“开奬,谓开导奬励。”唐 孔颖达《<尚书正义>序》:“﹝ 刘炫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奬之路。”宋 苏轼《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朕开奬言路,通来下情。”⒉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上海 的市侩们更不需要这些,他们感到兴趣的只是今天开奖,邻右争风。”沙汀《丁跛公》
    • 16.
      惕息释义:⒈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 注:“惕,惧也。息,喘息也。”唐 李绅《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无名氏《康有为》:“康有为 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於 汉 也。”⒉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汉 扬雄《长杨赋》:“﹝ 匈奴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回紇
    • 17.
      拖逗释义:⒈挑逗;勾引;引诱。元 姚燧《凭阑人》曲:“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元 无名氏《小尉迟》第三折:“我见他遮截得来省气力,倒拖鬭的我气喘狼藉。”《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又定一计……拖逗二人入岩口中,必捉二人。”明 冯惟敏《桂枝香·春怨》套曲:“容光消瘦,非因病酒。听不上鶯儿求友,任飞鸣自由,任飞鸣自由,将人拖逗。”⒉拖延,耽搁。元 任昱《小梁州·春怀》曲:“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緑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明 王玉阳《十二红·纪情》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明 王錂《春
    • 18.
      撺椽释义:形容劳累气喘。
    • 19.
      支饮释义: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 20.
      止咳糖浆释义: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微的咳嗽能清除气管内的痰液与异物,可自然缓解,一般不需服用止咳药;强烈而频繁的咳嗽,尤其是干咳,可能使病情加重而引起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治疗的同时加用止咳药。主要用于止咳,化痰。适用于感冒、咳嗽、多痰、支气管性气喘等症。

气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气不接下气释义: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2.
      乞丕丕释义:形容情急气喘的样子。
    • 3.
      剧气释义:气喘。
    • 4.
      吁吁释义:形容出气的声音:气喘吁吁。
    • 5.
      呼嗤释义:亦作“呼哧”。象声词。多形容哭声、气喘声等。
    • 6.
      喘乏释义:气喘困乏。
    • 7.
      喘咳释义:亦作“喘欬”。气喘咳嗽。
    • 8.
      喘喝释义:气喘有声。
    • 9.
      喘嗽释义:气喘咳嗽。
    • 10.
      喘证释义: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
    • 11.
      喘逆释义:气喘而呼吸不顺畅。
    • 12.
      喘鸣释义:气喘急而喉鸣。
    • 13.
      坎炁释义:中药上指干燥的脐带,用来治肾虚气喘等。
    • 14.
      底气释义:⒈指人体的呼吸量:底气不足,爬到第三层就气喘了。 他底气足,唱起歌来嗓音洪亮。⒉泛指气力或劲头: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教师们干工作的底气更足了。
    • 15.
      开奬释义:⒈开导奖励。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每至 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覩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奬。”王利器 集解:“开奬,谓开导奬励。”唐 孔颖达《<尚书正义>序》:“﹝ 刘炫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奬之路。”宋 苏轼《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朕开奬言路,通来下情。”⒉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上海 的市侩们更不需要这些,他们感到兴趣的只是今天开奖,邻右争风。”沙汀《丁跛公》
    • 16.
      惕息释义:⒈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汉书·司马迁传》:“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颜师古 注:“惕,惧也。息,喘息也。”唐 李绅《却到浙西》诗:“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明史·韩雍传》:“两地镇守宦官素骄恣,亦惕息无敢肆。”无名氏《康有为》:“康有为 高官厚禄之思想弥漫於脑筋,骤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机,奉数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当以报於 汉 也。”⒉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惧。汉 扬雄《长杨赋》:“﹝ 匈奴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书·辛云京传》:“回紇
    • 17.
      拖逗释义:⒈挑逗;勾引;引诱。元 姚燧《凭阑人》曲:“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元 无名氏《小尉迟》第三折:“我见他遮截得来省气力,倒拖鬭的我气喘狼藉。”《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又定一计……拖逗二人入岩口中,必捉二人。”明 冯惟敏《桂枝香·春怨》套曲:“容光消瘦,非因病酒。听不上鶯儿求友,任飞鸣自由,任飞鸣自由,将人拖逗。”⒉拖延,耽搁。元 任昱《小梁州·春怀》曲:“落花无数满汀洲,转眼春休,緑阴枝上杜鹃愁。空拖逗,白了少年头。”明 王玉阳《十二红·纪情》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明 王錂《春
    • 18.
      撺椽释义:形容劳累气喘。
    • 19.
      支饮释义: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 20.
      止咳糖浆释义: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时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微的咳嗽能清除气管内的痰液与异物,可自然缓解,一般不需服用止咳药;强烈而频繁的咳嗽,尤其是干咳,可能使病情加重而引起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治疗的同时加用止咳药。主要用于止咳,化痰。适用于感冒、咳嗽、多痰、支气管性气喘等症。

气喘造句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2.哪知走了一段路,那人也气喘吁吁地走不动了。

3.奶奶七十多了,每次出门回来都是气喘吁吁的。

4.气喘吁吁跟在他后面,大步沿街走,进了博物馆。

5.他急忙脱下帽子,光着头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

6.我不知道你跑的气喘吁吁的到底想做什么。

7.他的病看来有点严重了,下个楼都气喘吁吁的。

8.气喘吁吁地把话收住,感到有点自惭形秽。

9.气喘吁吁,腰酸背痛。

10.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11.才上到五楼,就把你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12.他呼吸时,有气喘似的呼哧呼哧作响。

13.深呼吸,我加足了马力,气喘吁吁地追上那个让人为之倾倒的身影。

14.我只看见他一个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之后就晕倒了。

15.他登上顶端时气喘得很厉害。

16.眼看就要迟到了,这一路上总塞车,我急得气喘吁吁。

17.气喘吁地从远方跑来,洁白无瑕的鹅蛋脸上浮现出一圈淡淡的红晕。

18.激烈的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地跑着,跑到终点,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19.只哭得气喘吁吁如酒醉,只哭得脚步儿转移就辨不出个南北与西东。

20.你出门时得把气喘药带着,好有备无患。

气喘(qich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喘是什么意思 气喘读音 怎么读 气喘,拼音是qì chuǎn,气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