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吏用 吏用的意思
yòng

吏用

简体吏用
繁体
拼音lì yòng
注音ㄌ一ˋ ㄩ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yòng,(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组词】:使用。用心。用兵。用武。(2) 可供使用的。【组词】:用品。用具。(3) 进饭食的婉辞。【组词】:用饭。(4) 花费的钱财。【组词】:费用。用项。用资。(5) 物质使用的效果。【组词】:功用。有用之才。(6) 需要(多为否定)。【组词】:不用多说。(7) 因此。【组词】:用此。

基本含义

指官员使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吏用的意思

吏用 [lì yòng]

1. 犹吏才。

吏用 引证解释

⒈ 犹吏才。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原 将兵诣 洛阳”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原(丁原 )字 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勇武……裁知书,少有吏用。”
《陈书·任忠传》:“有 施文庆 者, 吴兴 乌程 人,起自微贱,有吏用, 后主 拔为主书。”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吏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傍囊释义:即鞶囊。用皮革制作的袋子,古时官吏用以盛放印绶。
    • 2.
      旁缘释义:⒈依仗;凭借。《汉书·食货志下》:“吏用苛暴立威,旁缘 莽 禁,侵刻小民。”颜师古 注:“旁,依也。”《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一:“比年以来,旁缘出入,引例为弊,殊失刑政之中应。”⒉谓相互勾结。宋 苏轼《乞医疗病囚状》:“窃惧乎狱吏与犯法者旁缘为姦,检视或有不明。”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阎寺》:“内司分遣吏卒市木於郡县,旁缘为姦,望青採斫。”
    • 3.
      济办释义:谓能成功地把事办妥。《宋书·恩倖传·阮佃夫》:“幼,泰始 初为外监,配 张永 诸军征讨,有济办之能,遂官涉三品。”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竝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五年》:“兵部侍郎、判度支 杨严 三表自陈才短,不能济办,辞极哀切,詔不许。”
    • 4.
      綟绶释义:即绿綟绶。一种黑黄而近绿色的丝带。古代丞相以上官吏用作印绶。《东观汉记·百官表》:“印綬:汉 制,公侯紫綬,九卿青綬。建武 元年,復设诸侯王金璽綟綬。”明 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
    • 5.
      花判释义:⒈旧时官吏用骈体文写成的语带滑稽的判词。⒉引申为判决。⒊犹评判。
    • 6.
      西席释义:旧指官吏用自己的名义请来帮助办事的人,或请的家庭教师(古代主位在东,客位在西,故名)。
    • 7.
      计帐释义:⒈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周书·苏绰传》:“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辛未,李崧 奏:‘诸州仓粮於计帐之外,所餘颇多。’”胡三省 注:“计帐,谓岁计其数造帐以申三司者。”《金史·食货志一》:“凡户口计帐,三年一籍。”⒉计算帐目。明 唐顺之《万古斋公传》:“居家手不识握筭计帐之具,口不问钱米盈缩。”
    • 8.
      院吏释义: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新唐书·令狐綯传》:“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此指翰林院属官。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皇祐 二年七月,李侍中 用和 卒,詔輟视朝。下礼院乃检会 李继隆 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輟朝。”此指礼院属官。
    • 9.
      食毛践土释义: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践:踩。 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吏用(li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吏用是什么意思 吏用读音 怎么读 吏用,拼音是lì yòng,吏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吏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