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旌门 旌门的意思
jīngmén

旌门

简体旌门
繁体旌門
拼音jīng mén
注音ㄐㄧㄥ ㄇ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组词】: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2) 表扬。【组词】:旌表。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基本含义

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旌门的意思

旌门 [jīng mén]

1. 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3. 犹旌闾。

旌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
贾公彦 疏:“食息之时,则张帷为宫,树立旌旗以表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旌门洞立,延帷接枑。”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行营,中建帐殿御幄,繚以黄漆木城,建旌门,覆以黄幕。”

⒉ 犹旌闾。

唐 韩愈 《鄠人对》:“苟有合孝之道,又不当旌门,盖生人之所宜为,曷足为异乎。”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


国语词典

旌门 [jīng mén]

⒈ 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帐幕前树立旗帜为门,称为「旌门」。

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旌门洞立,延帷接枑。」

⒉ 旧时朝廷为忠孝节义的人树立牌坊,或颁赐匾额,悬挂门上,以示表彰,称为「旌门」。

唐·韩愈〈鄠人对〉:「苟有合孝之道,又不当旌门,盖生人之所宜为,曷足为异乎?」


旌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2.
      帷宫释义:古代帝王出行时以帷幕布置成的行宫。《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郑玄 注:“谓王行,昼止有所展肆。若食息,张帷为宫,则树旌以表门。”北周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帷宫宿设,帐殿开筵,旁临 细柳,斜界 宜年。”唐 许敬宗《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帷宫面 丹浦,帐殿瞩 宛城。”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 曹利用 使 契丹 ﹞,及还,上在帷宫,方进食,未之见,使内侍问所遗。”
    • 3.
      旌门释义:⒈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⒉犹旌闾。
    • 4.
      疾瘳释义:病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请俟君间”晋 杜预 注:“间,疾瘳。”唐 韩愈《鄠人对》:“鄠 有以孝为旌门者,乃本其自於 鄠 人曰:彼自剔股以奉母疾瘳。”清 魏源《默觚上·学篇二》:“幸一遇焉,心夷疾瘳。”

旌门(jingm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旌门是什么意思 旌门读音 怎么读 旌门,拼音是jīng mén,旌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旌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