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年羹 年羹的意思
niángēng

年羹

简体年羹
繁体
拼音nián gēng
注音ㄋ一ㄢˊ ㄍ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gēng, ◎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组词】:羹汤。肉羹。鸡蛋羹。

基本含义

指年岁增长,人事更迭,新人代替旧人的现象。

年羹的意思

年羹 [nián gēng]

1. 过年时吃的羹汤。

年羹 引证解释

⒈ 过年时吃的羹汤。

明 杜岕 《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年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冒销释义:虚报开支。清 昭槤《啸亭杂录·军营之奢》:“军中糜费甚众,其帑餉半为粮员侵蚀,任其滥行冒销。”樊树志《论清世宗》:“年羹尧 还损公肥私,采用冒销军需、开例损纳、侵用税款……等手段,中饱私囊。”
    • 2.
      岁火释义:地方风俗。吴 中习俗,除夕每家在门口烧柴满盆以取暖,叫岁火。明 杨慎《甲午临安除岁》诗:“隣墻儿女亦无睡,岁火天灯喧五更。”清 杜岕《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 3.
      年羹释义:过年时吃的羹汤。 明 杜岕《元旦》诗:“称心分岁火,绕膝送年羹。”
    • 4.
      开屯释义:谓屯聚人员,开垦荒地。《清史稿·食货志一》:“曩 年羹尧 定议开屯,发北五省徒人能种地往 布隆吉尔 兴垦。”
    • 5.
      枯守释义:空守;干等。《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年羹尧待业师子》:“﹝ 汪氏 ﹞子年二十餘,颇愚鲁,至西陲,投逆旅……枯守月餘,资斧尽竭。”范思绮《桥的尽头》:“他忽发奇想,或许走过她的门口,仅仅看一看她窗口的灯亮,确定她也枯守在屋中。”
    • 6.
      雍正帝释义:(1678-1735)即“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fdcd。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

年羹(niang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年羹是什么意思 年羹读音 怎么读 年羹,拼音是nián gēng,年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年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