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年 [cú nián]
1. 流年,光阴。
徂年 引证解释
⒈ 流年,光阴。
引《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晋 陶潜 《荣木》诗:“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元 钱选 《题浮玉山居图》诗:“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徂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凄凛释义:⒈凄清寒冷。《北堂书钞》卷一五四引 晋 湛方生《秋夜赋》:“气入肌以凄凛,风洒林而萧索。”明 方孝孺《菊趣轩记》:“菊之为物,扬英发秀於风霜凄凛之际,有类乎盛德之士。”⒉寒冷。宋 苏轼《秋怀》诗之一:“苦热念西风,常恐来无时。及兹遂凄凛,又作徂年悲。”⒊寂寞冷落。明 方孝孺《题李白对月饮图》诗:“江风吹人色凄凛,此时对月谁能寝。”清 钱谦益《饮酒》诗之七:“况乃官又罢,颂繫受凄凛。已矣归去来,无为叹苒荏。”
- 2.
勤恁释义:亦作“勤任”。 勤思。《文选·班固<典引>》:“若然受之,亦宜勤恁旅力,以充厥道。”蔡邕 注:“恁,思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吴国 勤任旅力,清澄江滸,愿与有道平一宇内。”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 3.
壮情释义:豪壮的情怀、抱负。《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明德 既升,家祚以兴。”唐太宗《入潼关》诗:“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 4.
徂岁释义:⒈徂年。南朝 宋 谢灵运《伤己赋》:“眺徂岁之骤经,覩芳春之每始。始芳春而羡物,终岁徂而感己。”唐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⒉谓光阴流逝。宋 陆游《道院》诗:“摇落悲徂岁,漂流忆故园。”谢无量《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徂岁怜青镜,廻飈託素笺。”⒊岁暮。《周书·武帝纪上》:“寒暑亟周,奄及徂岁,改元命始,国之典章。”宋 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之二十:“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悽断。”⒋往年。清 杜岕《<楝亭集>序》:“徂岁,荔轩 寄《舟中吟》一卷,读之如对謦咳
- 5.
徂年释义:流年,光阴。《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晋 陶潜《荣木》诗:“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元 钱选《题浮玉山居图》诗:“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 6.
献酬释义:⒈亦作“献醻”。 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郑玄 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醻。”《史记·孔子世家》:“献酬之礼毕,齐 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唐 朱湾《奉使设宴戏掷笼筹》诗:“献酬君有礼,赏罚我无私。”清 孙枝蔚《中秋夜与同幕者把杯》诗:“但恨坐一室,无人互献酬。”⒉泛指斟饮。宋 陆游《龟堂独酌》诗之二:“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⒊酬答;应答。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宋
- 7.
积惨释义:犹积忧。《文选·刘琨<答卢谌书>》:“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刘良 注:“惨,忧也。”《周书·王褒传》:“视阴愒日,犹 赵孟 之徂年;负杖行吟,同 刘琨 之积惨。”杨笃生《新湖南》第三篇:“政府间岁,则增秀才额或举人额数名,以示报酬,所欠则以乐捐二字了之,故 湘 人之进取於场屋者,常不免动其衽金寝革之积惨。”
- 8.
西汜释义:⒈日入处。《文选·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扶光迫西汜,欢餘讌有穷。”吕延济 注:“扶光,日也。迫,薄也。西汜,日入处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明堂歌十》:“出温谷,迈炎庭,跨西汜,过北溟。”⒉喻暮年。隋 虞绰《于婺州被囚》诗:“圣日始东扶,徂年迫西汜。”唐 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犬马恋主,迫於西汜,所冀枯松晚岁,无改节於风霜。”
- 9.
颓发释义:谓毛发颓落。唐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诗:“瞻光惜頽髮,閲水悲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