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幸 [chū xìng]
1. 谓帝王出外所至。
3. 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出幸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出外所至。
引《后汉书·杨赐传》:“又闻数微行出幸苑囿,观鹰犬之埶,极槃游之荒,政事日堕,大化陵遟。”
⒉ 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引唐 李亢 《独异志》卷中:“玄宗 幸 蜀 之时,至 东泰山,内臣 高力士 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此山最高,可望 秦中。’ 玄宗 悲感慟极,左右不胜哀咽。”
唐 康骈 《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及 朱泚 构逆, 庭芝 方廉察 陕 服,车驾出幸 奉天,遂陷於贼庭。”
《旧唐书·王处存传》:“明年, 黄巢 犯闕, 僖宗 出幸。”
出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幸释义:⒈谓帝王出外所至。 《后汉书·杨赐传》:“又闻数微行出幸苑囿,观鹰犬之埶,极槃游之荒,政事日堕,大化陵遟。”⒉讳指帝王外逃避难。唐 李亢《独异志》卷中:“玄宗 幸 蜀 之时,至 东泰山,内臣 高力士 拢马请下,东北陈四拜,奏曰:‘陛下出幸忽遽,不得亲辞九庙。此山最高,可望 秦中。’玄宗 悲感慟极,左右不胜哀咽。”唐 康骈《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及 朱泚 构逆,庭芝 方廉察 陕 服,车驾出幸 奉天,遂陷於贼庭。”《旧唐书·王处存传》:“明年,黄巢 犯闕,僖宗 出幸。”
- 2.
扇筤释义:古仪仗中伞的曲盖,为古华盖的遗制。宋 制,皇帝出行,由老内臣于马上抱驾头前行,辇后张曲盖,称为筤,两扇夹心,并由内臣马上执之,通称为扇筤。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正衙法座,香木为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輦后曲盖谓之‘筤’,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筤’。皆绣,亦有销金者,即古之‘华盖’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太后乘大安舆輦,如肩舆而差大,无扇筤,不鸣鞭,侍卫皆减 章献 之半。”
- 3.
援送释义:犹护送。 《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上方治兵,而 吐蕃 已渡 便桥,仓猝不知所为。丙子,出幸 陕州 …… 珙 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仪 责让之,以兵援送行在。”《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癸卯,晋 主与 李太后、安太妃、冯后 及弟 睿,子 延煦、延寳 俱北迁,后宫左右从者百餘人。契丹 遣三百骑援送之。”胡三省 注:“援送者,送其行以为防援。”
- 4.
晓人释义:⒈谓以言语说服人。 ⒉指明达事理的人。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二:“且 延年 者亦晓人,方欲感动其君,故谆谆及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二》:“王 在 徽宗 朝,尝奏天神降其家。徽宗 欲出幸,左右奏恐有不测,宜有以审其真伪。既中使至其家,无有也,因坐诬以死。世谓 辅道 乃晓人,不应尔。”
- 5.
牧圉释义:⒈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旧唐书·杜让能传》:“沙陀 逼京师,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明 张煌言《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⒉指养牛马的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
- 6.
驾头释义:⒈宋 代帝王出行时仪仗之一。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其前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驾头,旧以一老宦者抱绣裹兀子于马上,高庙 时犹然,今乃代以閤门官,不知自何年始也。”⒉见“驾头杂剧”。